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新學期工作思路和教導處的工作安排,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繼續加強對教育教學理論的認識與理解,能理論聯系實際,更好的服務于素質教育;加強教學常規建設和教研、教改及教學評價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 二、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學生由于年齡小,好動、易興奮,好奇心強,尤其是男孩子。針對本班學生的特殊情況,我深入進行了了解,我班有部分農村學生普通話發音不夠標準,還不能學以致用,學到的詞語沒有合適的場合進行運用;對這些低年級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困難。他們能力還有待加強培養,教學難度很大。本學期重點即是鞏固上學期所學知識,又要對上學期期末考試時出現的失誤進行及時的補救。 三、教材分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識字”、“課文”和“練習”組成。識字課按內容分為:近義詞、反義詞、詞語接龍、字謎、補白、古詩、對子歌、兒童詩、故事。課文的體裁包括兒歌、韻語、講故事等。本冊課本的注音問題,遵照“訂正錯誤為主,少量添加為輔”的原則。此外,“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和展示臺。各單元的練習附有單元復習題。 四、教學目標 (一)學習習慣 1. 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 繼續掌握正確的寫話方法;培養留心觀察事物、勤于閱讀和樂于寫作的習慣。 (二)識字寫字 1. 用硬筆寫字楷書,做到規范、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 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3. 每日在教室里留有10分鐘的書空練習,每單元結束時有3天的鋼筆字練習。 4. 鼓勵學生在欣賞經典的同時識寫漢字,并要求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漢字。 (三)口語交際教學 注意激發興趣,培養勇氣和自信心。 (四)閱讀 1. 能借助中心句等理解課文內容。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優秀詩文5篇。這些篇目盡量和語文園地里的日積月累相結合;選讀文章的文字要流暢,意境深遠或有啟示性。有仿寫要求;要能借助詞典閱讀,學習使用拗詞。 2. 利用課文空白和補白內容進行想像練說及小練筆。 3. 能朗讀課文,能體會文章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復述課文。會講課文梗概。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文內容作簡單介紹。能結合課文內容,學習課外讀物上的語言材料,豐富自己的詞匯,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4. 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有初步的獨立閱讀能力。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及精彩句段并隨時背誦。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本學期安排八次讀書筆記交流會(第6周)。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交流對象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活動。(第7周) (五)習作教學 1. 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內容可寫并能說真話實話。能寫出人物的基本特征來表達中心思想。看圖或根據提供的材料寫一篇簡單的記敘文。(第五周)該項內容重在“根據材料”想象作文的教學嘗試;看圖作文應與看圖學文緊密結合;在觀察圖畫或實物時教師要注意從“整體——部分——整體”觀察方法的指導;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同時要重視“說話”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第六周) 作文講評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要特別注意引導自評和互評的能力提高。(第七周) 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第八周) 嘗試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指導。(第九周) 結合語文活動或單元綜合性學習寫一篇簡單的記敘文。(第十周) 教師要充分利用習作教材和習作例文的示范作用指導學生習作;并努力在學生自改上下功夫。(第十一周) 提倡學生參與評價,養成修改自己作文和修改他人作文的習慣。(第十二周) 提倡學生課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