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情,什么又是共情,雖然看似差異不大,實則卻是相差甚遠,同情是隔著距離,會為別人凄慘的命運感到不公,也會為別人所遭受的苦難而傷心難過,但始終無法感同身受;共情則是發自內心的,要么有著相似的過往,要么是自己最為親密的人,有著足夠的了解才能將自己代入其中,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煩惱,特別是遇到那些正在遭遇痛苦的人,可以去同情,但無法產生共情時最好別去牽扯太多,輕易的去同情一個人,只會擔上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女人來說,愛情容易使人盲目,也會讓人深陷其中,以至于連最基本的判斷和理智都會丟失,特別是圣母心泛濫的女人,為了所謂的愛情,就能不惜代價的付出所有,到頭來卻是自我感動。 小于是個妥妥的戀愛腦,和男友是在網上認識的,又在同個城市,兩人很快就奔現,處于熱戀期的小于,被男友的甜言蜜語和空口承諾就哄得找不著北,交往了一段時間后,小于又發現男友的家境不行,還欠了不少外債,日子過得苦巴巴,一有空就忙著做兼職賺錢。 小于心疼男友的遭遇,自然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了,約會時的開銷小于都獨自承擔起來,月底發了工資,還想著幫男友還債,小于心甘情愿的付出,自然換來了男友的感激涕零,還有一堆以后只對你一個人好的各種保證。 小于也很受益這種廉價的感動,也期待著以后的幸福生活,可殊不知她的過度付出,卻讓男友享受得理所應當,以至于到了后來,男友每個月都會向她要三千塊錢,用來還家里欠下的債。 父親生日那天,小于花了三百塊錢買了件外套,卻被男友指責亂花錢,小于生氣了,直接說自己賺的錢,想怎么花都行,更何況是給自己的父親買禮物,可男友卻無法接受,還說家里欠了錢,本來就不該亂花,甚至要求小于以后要把工資上交給他,每次需要花費的地方還得跟他報備才行。 男友的理直氣壯,讓小于寒了心,兩人也因此有了爭吵,矛盾也越來越大,小于也無法理解,一開始自己同情男友家里的遭遇,也心疼男友為了賺錢而四處奔波,這才想著幫他分擔,陪他共渡難關,到頭來卻是這樣的結果,最后小于提出分手,男友還是糾纏不清,嚷嚷著要小于賠償他青春費和精神損失費,小于迫于無奈,只好花錢買安寧,但對方依舊死纏爛打,好在小于公司的領導得知這事,出面警告后,小于才擺脫了前男友的糾纏。 愛情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長,同情另一半的遭遇,是理解對方的需求,顧慮對方的感受,是給予關心和陪伴,而不是無底線的付出,自以為是的感動,否則遇上自私自利的人,對方只會不斷的去壓榨和索取,再美好的感情也會因此而變質。 生活中,看到別人正在遭受苦難,同情心泛濫時都會想著伸出援手,但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只有同情卻達不到共情的程度,最好還是趁早收手為好,免得吃力不討好。 輕易的同情容易失去判斷力沒有了解事情的全貌,也沒有經歷過他人的感受,一味的吸收別人的負面情緒只會被他人所影響,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特別是圣母心,見不得他人受苦受累,就想著盡下綿薄之力,以解他人之憂,到頭來只會在不知不覺中擔上別人的命運,同情越深后,想逃都逃不掉。 同情久了只會被人利用同情本身是一種善良,但沒有理智和分寸,就容易成為別人眼里的肥肉,誰見了都想咬上一口,你越發善心,越容易激發對方的欲望,甚至把你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抱著我窮我有理的態度,只會一味的向你索取,你不給,他還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埋怨你,同情是種善良,但別讓這種善良變成傷害自己的工具。 同情太多會讓人感覺在施舍沒有人喜歡無緣無故的欠人情,當你無底線的去同情別人,甚至去給予對方所不需要的東西,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厭惡,當你的同情無法解決別人的麻煩時,在他看來,你就是在炫耀,在看不起他,這樣的同情是施舍,是蔑視,是憐憫,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等的關系,只會激發對方的怨氣,被人厭惡也是情理之中。 同情容易讓人迷失自我,往往會因此而為了對方付出所有,甚至放棄自己的原則和三觀,到頭來只會束縛了彼此,想要維持好一段關系,需要的是發自真心的相處,需要懂得對方的情感需求,給予足夠的包容和尊重,而不是過度的同情對方,特別是無法和對方共情時,更別輕易地去做著自我感動的事,免得吃力不討好,自找麻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