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個問題。其實“胃寒”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張仲景就用了2味藥。 中醫里面認為,脾胃喜暖惡寒,我們的胃是很敏感的,喜歡溫熱的食物,如果我們經常吃一些冰涼寒冷的食物,就會胃痛胃脹。有的吃下去的東西沒有及時消化,還會出現打嗝反酸、甚至惡心。寒邪的致病特點就是疼,寒邪留宿脾胃,胃就容易疼痛,拉肚子大便稀。 咱們中醫里面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脾喜燥惡濕,脾虛之后,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水濕內停,我們就會出現腹脹、大便不成型、全身乏力、頭暈等癥狀。 有的人睡覺的時候,還容易流口水,或者口渴不想喝水。我們中醫里面說,脾在液為涎,涎就是我們的口水,正常情況下,脾可以給我們輸布津液,但是因為脾胃虛弱,輸布能力變弱,津液數不上去,停留在體內,就出現了口渴但是不想喝水的情況。 以上說的這么多問題,都是我們脾胃陽虛的表現。那我們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張仲景解決這個問題,就用了兩味藥——干姜和甘草,它就是著名的甘草干姜湯。 有上面脾胃問題的朋友,就可以用干姜和甘草煮水喝。 干姜,熱性藥,味道辛辣,歸心、肺、脾、胃、腎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可以幫身體驅散寒氣。 甘草味甘,入脾胃,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祛痰止咳的作用,同時緩和干姜的藥性。 一個方子只有兩味藥,一邊溫陽散寒,一邊補脾益氣,緩解疼痛,很好的解決脾胃陽虛的問題。 有不少朋友也很早就知道這個方子,簡單,效果還好,就直接拿來用,不但沒有效果,反而上火了,為什么? 因為脾虛,運化水濕內停,日久成痰,如果不先解決痰這個問題,直接上補藥,痰堵住氣血運行,就很容易上火,出現牙齦出血、口腔潰瘍等,但是如果我們加入一些理氣化痰的藥,例如陳皮和法半夏,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脾胃虛寒導致脾腎雙虛,出現尿頻的問題,就可以加入一些補腎的藥,例如肉桂或者肉蓯蓉等。 總而言之,需要怎么配伍、用多少量,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的,寒重散寒,痰多化痰,腎虛補腎,所以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情況,不建議盲目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