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山水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通過畫家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理解,表現出山水的靈動和韻味。最近,小拍有幸觀看了春秋老師繪制山水畫的過程,深刻感受到了山水畫的魅力和畫家的匠心獨運。
春秋老師是一位資深的國畫家,從事國畫創作和教育四十年。他的作品風格獨特,以筆墨精湛、構圖嚴謹、意境高古、格調清雅而著稱。這天,小拍應邀來到了春秋老師的工作室,準備親眼見證他創作山水畫的過程。
工作室里布置得簡潔而典雅,墻上掛滿春秋老師的作品,每一幅都散發著高逸的氣息。春秋老師穿著一身素凈的衣裳,坐在畫壁前,準備開始作畫。他首先拿出一張空白宣紙年歷,用磁釘將它固定在墻壁上,然后拿起一支大號提斗毛筆,開始潑彩。
春秋老師的筆觸熟練而有力,他先用淡赭石打底潑出山峰的輪廓,然后根據需要敷以或濃或淡的三綠,表現群峰聳峙的壯麗。他告訴小拍,山水畫的創作需要把握“遠近虛實”的原則,通過不同的墨色和筆觸,表現出山水之間的層次和距離。他一邊作畫,一邊向小拍解釋他的創作思路和技巧。
在畫面的構圖上,春秋老師注重“留白”的原則,他巧妙地利用空白的部分,使畫面更加生動和有趣。他說,留白不僅可以讓畫面更加透氣,還可以讓觀者產生更多的想象空間。他一邊作畫,一邊調整畫面的構圖,使畫面更加和諧和平衡。
在前面的潑彩干燥后,春秋老師開始勾勒山石輪廓、添加樹木、點景等,在畫山石時,春秋老師注重表現出山石的堅韌和雄偉。他用粗獷的筆觸勾勒出山石的輪廓,然后用細筆勾勒出山石的紋理和裂縫,使山石顯得更加真實和有質感。在畫水時,他則注重表現出動感之美,用干筆重墨稍加皴擦,青山之間懸掛著的一道瀑布就赫然呈現,如飛泉瀉玉、氣勢磅礴、清新生動,讓小拍似乎聽到流水撞擊山石的天籟之聲。 在繪畫的過程中,春秋老師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山水的深深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他用筆墨詮釋著山水的美麗雄渾,使畫面充滿了詩意和哲理。小拍不禁被他的高超技藝和創作態度所打動,對他的作品充滿了敬意和贊賞。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春秋老師終于完成了這幅青綠山水年歷的創作。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這幅作品山水交融,氣勢雄渾,雖然畫面只有一平尺,卻呈現千里之勢。青山疊翠、草木蔥蘢、飛瀑潺潺,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觀看春秋老師繪制山水畫的過程,讓小拍深刻感受到了山水畫的魅力和畫家的匠心獨運。山水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對自然的理解和內心情感的表達與宣泄。春秋老師的作品讓小拍深味山水的靈動和韻味,也讓小拍對他的藝術才華和創作精神充滿了敬佩和贊賞。小拍相信,在他的引領下,中國的山水畫將會繼續發揚光大,為世界藝術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趙春秋2024年歷作品欣賞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別忘記分享給好友,并點亮下面的【贊】和【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