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唐山市地震辦負責人楊友宸陸續收到了當地大量群測點和專業機構關于近期可能發生地震的報告。 在此之前,從1974年6月開始,國家地震局已經作出了華北及渤海地區等7個地震危險區可能發生中強震和強震大震(5、6級和7級左右)的中期預測,并且經國務院批轉到京津冀等7個省區市。 因此從專業角度和謹慎的原則出發,楊友宸向市里主要領導匯報了這一情況,隨后唐山市召開了一次防震工作緊急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市里的主要領導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一部分領導認為發布地震預報可能引起社會動蕩和經濟損失的負面影響,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展開地震預報很有必要。 其實雙方都是很正常的反應:如果發布地震預報,可能造成社會大范圍的恐慌,到時候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幾十萬、上百萬人跑到鄉下去,整個城市都可能停擺,而且這么多人的吃飯睡覺都成問題。 ![]() 70年代的唐山 萬一地震并沒有發生,豈不是鬧出大笑話,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估量,上面問責下來,全市領導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那么萬一地震發生了呢?首先地震的危害可能并不如預報的那么夸張,其次還不知道地震發生在哪呢! 結果自然是,主張維護社會穩定的一方占了上風,他們說“四川北部為了避震已經搞得一塌糊涂,我們這不能再出洋相了!”隨后楊友宸被安排“停職學習”,從此靠邊站了。 這時,距離唐山大地震發生還有3個月不到。 又過了2個月,時間來到1976年7月中旬,國家氣象局有關專家表示:在7月下旬華北地區可能會有大地震。 ![]() 唐山處于兩大地震帶的交叉之處 為此,國家地震局緊急組織河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的負責人開了一次緊急防震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已經有人做出了相當具體的預測,即地震時間大致在7月22日至8月5日之間,震源劃定為河北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唐山一帶,地震震級在6.0級以上。 實際上,從5月底、6月初開始,唐山、天津和廊坊三地已經發生了大量動物行為異常現象。人們發現,老鼠開始成群結隊地“搬家”,而狗、雞、豬、牛及鳥類、黃鼠狼等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煩躁不安等情況,其中又以狗的異常最為明顯。 在縱橫200-300公里的地區內,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狗發生夜間哀鳴或莫名其妙對空狂吠的情形,這種令人不安的現象在7月中旬到達高峰。 而且居民家中的井水水位普遍存在驟升驟降,有些地方莫名其妙地噴出地下水,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又突然斷流。 ![]() 地震前往往發生動物行為異常 種種情況表明,一場強烈地震已經迫在眉睫。但以分析預報室京津組組長汪成民為代表的“預警派”專家的意見卻遭到了刻意的壓制,以至于只有一部分代表接收到了這一信息。 此時,距離唐山大地震只有不到半個月了。 直到7月24日,汪成民的意見才轉達到青龍縣地震辦參會代表王春青那里,青龍縣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人口也只有幾十萬,或許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青龍縣給人的印象只有“青龍大板栗”。 與其他人的反應不同,王春青聽到汪成民的意見后感到事關重大,他立即停止參會,并連夜回到縣里,向時任縣委書記兼縣長冉廣岐做了匯報。 冉廣岐是一位1942年參軍的老八路,他1974年上任青龍縣委書記時,正好是國務院轉發華北大地震預測的時候。 ![]() 板栗是青龍縣的特產 老冉收到這份預測后十分重視,他從對地震一竅不通的小白開始自學地震知識,此時已經成了觀測和預報地震的“土專家”。 冉廣岐聞訊之后大吃一驚,因為按汪成民的預報,現在已經是發生地震的時間段,說不定下一刻就會地動山搖。 此時,青龍縣的兩個群測點都已經觀測到了數據異常,幾天前的7月17日更發現了莫名其妙的指針跳動現象,種種不祥之兆紛至沓來,肯定要出大事。 現在壓力給到冉書記這邊,他面臨的困局和唐山市領導是一樣的:如果發布地震預報卻沒有發生地震,屬于擾亂社會正常秩序,要擔很大的責任,輕則罷官免職,重則蹲監獄。 而且,根據青龍縣的權限,縣委縣政府不能直接發布地震預報,要發布也必須請示上級秦皇島市政府。 ![]() 70年代的冉廣岐 此時,距離唐山大地震只剩下4天不到的時間,而冉書記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了。 和冉書記一起開會的副書記和副縣長面露難色,他們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想要保住烏紗帽,最好是和上級保持一致,但那樣一來就意味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可能會陷入巨大危險。 當然,在冉廣岐的心里已經作出了回答:反復掂量之后,一邊是自己的烏紗帽,一邊是全縣46萬多口人,萬一沒有發地震預報卻震了呢?我就愧對這么多老百姓,以后一輩子都不會心安的! 沉思半晌之后,冉廣岐冷靜地對其他人說:“我們不做臨震預報啥責任也不用擔,啥毛病也沒有,但性命攸關啊。這時候寧可信其有,萬一真地震了呢,那么多人的性命,我將愧對這一方百姓一輩子。若預測不準,責任我一個人兜著,與你們無關。” 第二天,冉廣岐便以縣政府的名義向全縣發布地震警報,根據警報,自7月25日起10天內,全縣群眾白天不要鎖門,晚上不要回家睡覺,全部睡到開闊地的帳篷里。 ![]() 青龍縣群山起伏,發生地震次生災害可能性很大 為了減輕大家的疑慮,冉廣岐自己也住進了帳篷里。 7月25日,青龍縣召集縣、公社、鄉三級干部800多人通知地震預警情況,要求在7月26日前把地震預警通知到全縣所有人。 這是死命令!會議結束后,幾百名干部當即行動起來,翻山越嶺,把臨震預報通知到全縣各個公社、大隊和生產隊(即今天的鄉村組),讓其通知村民。 在短短兩三天時間里,全縣的干部都被動員起來,所有的機關、商店、學校、工廠都采取了相應的防震抗震措施。 這時如果有外人來到青龍縣,一定會覺得縣領導和全縣的人都瘋了:好端端地,學生都在操場上上課,縣政府在窩棚里上班,商店在大樹下面賣東西,電線桿上的還在一遍遍地播放防震須知…… ![]() 學生在操場上課 還有大量的食品、衣服、被褥都被從倉庫里拉出來,搬到了臨時蓋好的防震棚里面。 第二天,7月26日,太平無事,第三天,7月27日,依然啥事沒有,冉廣岐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結果第四天凌晨,7月28日早上3點42分,就在唐山市和河北各縣市的千家萬戶進入夢鄉時,發生了里氏7.8級大地震。 地震僅僅持續了23秒,頃刻之間,整個市區幾乎被夷為平地,24.2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產設備毀壞;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全部中斷。 而在距離唐山100公里左右的青龍縣,雖然也受到地震嚴重波及,據說全縣房屋倒塌了18萬間,卻沒有一個人因災死亡。唯一一個死者的死因是心臟病發作。 ![]() 唐山成為廢墟 事后冉廣岐心有余悸地回憶道:“那天晚上我迷迷瞪瞪的想從帳篷出來撒泡尿,往唐山的方向一望,半拉天都是紅的,像火燒的一樣…… “跟著大地就開始搖晃,縣委大院的石頭墻就跟舞龍一樣的亂擺,擺著擺著就轟隆隆的倒了,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盡管立了大功,拯救了全縣46萬多人中相當一部分的生命,但冉廣岐20多年來卻十分低調,絕口不談什么“青龍奇跡”。 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奇跡”,有的只是自己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一份責任心,和個人得失榮辱與人民利益之間孰輕孰重的是非觀。 唐山大地震后,冉廣岐歷任望都縣委第一副書記、保定市委副書記、邢臺市政協副主席,1988年退休。 ![]() 多年后接受聯合國獎章的冉廣岐 2023年1月25日,冉廣岐因病逝世,享年98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