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每個人,都在修行,不一樣的是,有的人在盡心盡力,甚至是竭盡全力。 可有的人,心浮氣躁,三心兩意,最終也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糟糕,越來越被動,甚至越來越迷茫。 其實,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在事情上磨練自己,不斷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最終才能夠得到長進,得到機遇,收獲資源,成全自己。 所以,越是想要取得一番成功,就越應該在背地里安靜修行,靜靜蟄伏,平靜成器。 心靜,低調修煉 一個人只有讓自己安靜下來,才能將生活的真相看穿看透,也才會更加努力打磨好當下的人生。 其實,生活總是多變,也總是充斥著各種無常和變故,以至于我們每個人,都極大可能被各種瑣事、小事、爛事糾纏、消耗。 只有活得清醒的人,才會讓自己及時避免被這些問題不斷損耗,保持低調,甚至學會忍讓。 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可以避免大部分的,毫無章節的壞事情發生在自己身。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心撲在修煉自己的身上,低調修行。 只有低調前行,在背后低調蓄能,我們才能從容淡定,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全心全意打磨自己。 作家馬德說: “低調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 茶罷,一斂裾,絕塵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讓人欣賞不盡的優雅背影。” 一個人,只有讓自己變得低調,變得從容,變得安靜,才能夠讓自己更加心靜,也更加獨立去過上一種篤定的人生。 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 所以,低調修煉,低調降服自己,你才能夠慢慢挖掘出自身的潛能和天賦,也才能夠真正靠自己的努力和創造,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從容。 如此,我們才能夠在低調的過程當中,不被別人影響,干擾,而是真正潛心修煉,升華了自己。 心靜,活出體面 你會發現,只有能夠靜得下心來的人,才能活出真正意義上的體面。 因為真正高貴儒雅的體面,從來都是由內而外的,從來都是從心靈上散發出來的。 因此,哪怕一個人在現實生活當中過得再樸素,再簡單,可他也一樣過得不平凡,只要他精神豐盈,內心純粹而滿足。 就像作家黎戈曾經這樣描繪楊絳先生的“體面”一生: “楊絳身上有一種啞光卻不暗啞,低調卻不哽咽,醇香卻不刺鼻的品質。 它像北極光:明亮、堅韌、耐寒,在人格的高緯度閃閃發光。” 體面的人,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囂,多么熱鬧,自己依然會活在自己那個小小的世界里,從容,安靜,卻又無比的儒雅,得體。 這樣的人,就像北極光一樣,明亮,閃閃發光。 世界,永遠都只是自己內心的一種反射,是心靈上的一種感知。 所以,活好自己,做好自己,低調一點,安靜一點,從容一點。 然后你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灑脫自如,甚至越來越自在從容。 周國平在《安靜的位置》中寫道: “不管世界多么熱鬧,熱鬧永遠只占據世界的一小部分。 活好自己的,做好自己的,低調一些,謙遜一些,灑脫自如一些,你終會過上體面的生活。” 如此,心靜了,心美了,心順了,體面的生活,始終伴隨著自己,也滋養著自己的靈魂,安撫著自己的心靈,陪伴著自己的一生。 心靜,滋養心靈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命好心好富貴享到老,命不好心好天助你。” 人這一輩子,沒有誰是無憂無慮的,也沒有誰可以做到一帆風順一輩子的。 所以,生活總是在刁難著自己,只有讓自己潛心修煉,變得強大和獨立了,你才會是它的對手。 然后,戰勝生活當中的困難和磨難,甚至將最大的人生敵人-自己,也戰勝了。 那么,余生的歲月里,你才能夠擁有一種更加平靜的心態,平和的情緒,平穩的狀態去珍惜當下生活。 如此,一邊滋養心靈,一邊享用當下,讓自己對未來產生了更多的美好的期待和向往,讓自己更加篤定,更加自信,也更加灑脫地走下去。
|
|
來自: 人杰地靈h8p9l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