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湖南省某年的一道中考原題,快來看看這道初中的題目有沒有把你難倒! 在歷史的洪流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句話,我們常常能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窺見其身影。它代表著那些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比如位高權重的宰相或者是只手遮天的宦官。 然而,你是否知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人”,其實并非一開始就指代這些權臣?這背后隱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早出自《吳越春秋》。春秋時期,伍子胥從楚國流亡至吳國,途中遇到了四大刺客之一的專諸。專諸正在與人斗毆,他英勇無比,怒氣沖天,氣勢如虹,勢不可當,面對千軍萬馬也毫無懼色。然而,當他的妻子一聲呵斥傳來時,“專諸你干嘛呢?”這位英雄卻立刻收起了他的霸氣,乖乖地回到了她老婆的身邊。 伍子胥對此感到十分好奇,他問專諸:“你一人便可抵擋十人,何以在聽到妻子的呼喚時變得如此溫順?”專諸淡然一笑,解釋道:“我之所以甘愿居于夫人一人之下,是因為她為我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她的言談舉止都為人所敬仰。如今我屈居于一個女人之下,將來必能揚名于萬人之上。” 回過頭來看,雖然現在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理解成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并無不妥,但是了解句子的本義,往往能刷新人們的認知,了解更多的知識,這也正是這幾年經常愛出的題。 擴展知識: 四大刺客,指《史記》中記載的四位刺客,分別是專諸、聶政、豫讓、荊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