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接了一個新客戶的項目,這個客戶和當地管亮化的領導非常熟,但他對亮化行業不了解。 我問這個項目的預算大概是多少,做決定的領導是個什么樣的人?對項目有什么要求沒有? 客戶回答,不用管預算,有錢,要做一些風雨雷電的效果上去,只管做得精彩漂亮就行。 于是我們吭哧吭哧加班加點搞完,成品給到客戶一個星期都沒回信,我以為領導滿意,設計搞定了。 結果客戶突然回復,預算太少了,不用這么復雜,只要打亮幾個區域加幾根線條燈就行…… 我心里那個氣! 雖然客戶給了修改費,但心中那種成就感瞬間就消失了。 01 做設計,完成一個自己滿意的作品時,會產生成就感和自我肯定感。 這種自我肯定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由發揮,客戶沒什么要求,只管按自己的經驗做;另一種是客戶有要求,有自己的想法,有期望的效果、給定的預算范圍,在這個要求之內發揮自己的設計能力,做到最好。 大部分情況下,客戶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限制的。 這時候做設計,就必須要站在客戶和領導(決策人)的角度做思考,因為他們說出來的要求,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冰山下沒有明確的要求。 比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講過要有用戶思維:
02 現在我覺得,也許還可以比用戶思維更深入一點,那就是成為一個“操縱藝人”。 操縱藝人,是指皮影戲中操作皮影的人,行話“拿線的”。 一個技藝高超的操縱藝人,在操縱皮影人進行表演前,必然會考慮到觀眾在觀看時會產生什么想法和情緒,在表演這一段時,觀眾是開懷大笑?還是覺得索然無味?是興致勃勃?還是漫不經心? 觀眾的反應,他們會進行提前預判。 做亮化設計,如果能像這樣,去提前預判客戶的感知,并思考什么樣設計思路和方案可以超預期地滿足對方,最終讓客戶做出我們所設想的反應,這應該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了吧。 03 最近在練習寫作,發現寫作人的動力分兩種。 一種寫作是“我手寫我心”,我寫我的,不太在意讀者的反應。讀者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也沒關系,我寫作是為了我自己爽。 好比我們自己拿張圖來做亮化設計,沒有那么多的講究,按自己所思所想去設計就行。 而寫作一旦涉及到他人他事的目標時,這個性質就變了。 比如,想靠寫作在自媒體平臺賺流量錢,那就不得不考慮平臺的要求、讀者的感受,就必須調整自己的寫作手法和策略。 作個類比,“我手寫我心”的人,遇到一個讓人感動的事,他用幾千字寫下來,往往讀者看得昏昏欲睡,沒一個覺得這事有什么好感動的。 而以賺流量錢為目標的寫作者,他沒遇到過讓他感動的事,但他能通過文字創作,謀篇布局,讓每一個看了文章的人感動得稀里嘩啦。 而他則在屏幕后面哈哈大笑,成就感十足,因為一切正如他所料,像極了皮影戲中“拿線的”。 照明邦更多亮化設計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