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祉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我們有多高的學歷,有多少的財富,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終其一生是平平安安順順當當且快樂的。
想讓孩子過得平平安安順順當當,就是先明白什么叫做人性。
人性分跟與陌生人交往和與熟悉人交往兩種不同的軌道。
首先讓孩子得明白如何與陌生人交往。
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客客氣氣的,懂得尊重他,不要去碰觸他的底線,收住自己輕狂的脾氣,降低自己毫無邊界的優越感,畢竟你不知道他的背景,他的環境和現在處于什么樣的狀態,他曾經又經歷過什么,甚至他的性格你都摸不透。
一旦人的輕狂無地放矢的時候,就有可能惹怒對方,給自己造成終身的遺憾。
前不久就看到這樣一段視頻。 一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男孩,家境是非常普通的,所以回來后家里人沒能力幫他找工作,于是他自己找了一個美團外賣的工作。 在他送餐的時候遇到了一名大廈的保安。 保安的職責是禁止外賣人員進入公司。 可是男孩如果不按時把餐送到顧客的手里,那么公司就會扣除他50塊錢。 但是保安公司有規定,保安如果隨意讓外賣人員進出的話,也要扣50塊錢。 就這樣,兩個人一個不讓進,一個非要進,產生了沖突。保安人員一氣之下把這個男孩給捅死了。 看上去他們都非常沖動,實則是不懂得人性,如果換位思考,但凡有一個人了解人性,不去和社會最底層的人去較勁,也不至于一個死一個進監獄,用50塊錢換一個懊悔的人生,極其不值得。 人在逐漸長成的時候,作為父母就要讓孩子明白,不要輕易讓別人沒有面子,讓別人沒有底線,要好好的與對方溝通,同時要讓孩子學會觀察對方從言語中透露出來的性格。 要讓孩子明白,人在最艱難的時候,情緒是特別容易爆棚的。 換言之當一個人的經濟條件比較高的時候,他是受人尊敬的,在生活當中沒有那么多的壓力,一般來講,這種人的情緒是比較穩定的。 但是當一個人的環境與經濟受到了擠壓,情緒就好像一個火藥桶很容易被點著。 就如同這個被捅死的快遞員,年齡大概30歲左右,明明是留學回來有口皆碑的高級層,但無婚無房,經濟堪憂,所以在做快遞工作的時候,情緒是不穩定的。 而保安人員一般脾氣都是很消極的。 當兩個像火炮一樣的人相遇的時候,就會產生爆炸的結果。 作為家長,一定要安撫自己的孩子,出門在外不要露富,不要像在家里一樣耍橫,按老人說的話,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要讓孩子明白,越是底層的人,你越要尊重他。
其次,是孩子面對熟人的時候 很多人都覺得越熟的人也無所顧忌,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可是恰恰相反,熟人是一種非常難處理的人際關系。
表面上無論我們跟親戚朋友,包括父母都很親的時候,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去說一些問題,覺得對方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反感,但是每個人都是有心理邊界的,你不知道你說的哪句話就觸碰了對方的心理邊界,而對方已經深深的埋藏在心里。
打我身邊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家有一個學佛之人,每天自己燒香供佛,誦讀經文,本來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因為當他學習到真正的佛經的時候,就會海納百川,說話辦事兒都會謹慎,可是恰恰相反,他的佛經學的并不到位。 佛經講不介入他人的因果,但是他卻沒有記在心里。總是喜歡去說教別人應該怎么做怎么做,指手畫腳,尤其喜歡說教自己的親人,導致親人們一聽到他說佛經有多好的時候,都躲得遠遠的。 對陌生人的交往,我們一般是有戒備心理的,但對于熟人的交往我們是沒有戒備心理的。
跟陌生人交往的時候,會按照社會的規矩來去接觸,不會說輕易就吐露真心。對方對你也不會有太高的期待。
但是熟人很多時候是沒有邊界感的。在熟人的接觸方面,常常容易犯糊涂。 第一,犯沒有邊界感的錯誤。
什么打探老同學的婚姻關系呀,孩子學習成績啊,哪家親戚家里有什么不好的事發生了呀等等,這個時候就會很開心感。
第二,不會保護自己的邊界感。 對方想要刺探我們的情報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是熟人,所以我們沒有那一種警覺心,而且言行舉止是不受控制的。
互相調侃,互相諷刺,有可能有一件事說的不對,就刺傷了別人的心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特有的性格,無論是陌生人還是最熟悉的熟人,無論是兄弟姐妹還是親朋好友,都要讓孩子謹記一點,了解對方的人性,和了解自己。
蘇格拉底就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你要了解你自己。
當你了解你自己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是弱勢的,這個時候就要懂得保護好自己。
當你了解別人的時候,就不會輕易說出讓別人不開心的話,讓自己處于兩難的境地,或者危險的環境里。
在學校老師教書育人,在家中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了解人性。也許有很多家長說他還小呢,懂什么呀? 家長也是從小長到大的,在小的時候你的人際關系是什么樣的呢?你有沒有吃虧上當過,心里受過傷呢?那就是因為不了解人性,其實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灌輸不同的人性,那么孩子會在成長的時候躲避很多沒必要跳的坑。
~END~ 【育兒先育己,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就要擁有什么樣的智慧,我是家庭教育師元祉,相信每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好的父母,只要肯改變,歡迎點贊關注,可私信】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點個右下角“在看”! 愿你修好心:向外,掌控; 向內,察覺! 就此涇渭分明! 看更多走心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