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靜,中共黨員,1923年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任店鎮趙莊村的一個紅色革命家庭,在她的大家庭里曾為中國抗日救國和民族解放事業犧牲了14位親人。 1938年,年僅15歲的趙海靜在確山縣竹溝參加彭雪楓領導的新四軍抗日教導隊(第一期)培訓學習,接受革命進步思想教育,并從此走上抗日救國之路,成為一名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宣傳者。當年,趙海靜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最年輕的女共產黨員。 在參加彭雪楓領導的新四軍抗日教導隊(第一期)培訓學習期間,趙海靜結識了進步青年周光武同志,培訓結束后,兩人就一起參加抗日救國宣傳對敵斗爭,并結下了革命情誼。1939年,經組織批準,二人結為革命伴侶,同心協力開展抗日救國斗爭。 1940年,根據工作需要,趙海靜被組織派到湖北省開展敵后抗日宣傳和對敵斗爭工作。不久,趙海靜被組織任命為湖北省云夢縣胡金店區區委書記、縣委秘書等職,擔任著抗日領導工作。由于其超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工作能力,胡金店區抗日救國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不少抗日進步分子和愛國青年紛紛投身到抗日救國斗爭中,為抗日隊伍輸送了鮮活血液。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國民黨反動派搶奪抗戰勝利果實。根據黨組織安排,趙海靜化裝成小學教師身份,在地下黨組織的護送下,歷盡艱辛和丈夫周光武一起回到河南商水縣鄧城地區開展地下工作。趙海靜化名趙雪潔,丈夫周光武任鄧城區區長。 1948年4月,經黨組織安排,趙海靜與警衛員李海龍、劉福全組成土地改革工作隊在鄧城區楊半臺村開展急性土改工作,宣傳黨的土改政策,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和打土豪、分田地斗爭,圓滿地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11日,趙海靜和土改工作隊員在楊半臺村召開土改總結大會,當趙海靜站在小方桌上向群眾講話時,外圍地下黨偵查員跑來告訴趙海靜當地地主武裝勾結國民黨十一師朝會場追來,要求工作隊立即撤退。趙海靜立即疏散群眾,然后同李海龍、劉福全撤離。為掩護他們突圍,趙海靜開槍吸引敵人火力,最終子彈打完,被敵人抓住。就在這一刻,李德龍、劉福全成功突圍,遠遠回望趙海靜被捕的場面,心如刀割。趙海靜早就被敵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被捕后,敵人對她嚴刑拷打,但她毫不畏懼、堅貞不屈,對敵高聲斥責,對黨的秘密守口如瓶。敵人把趙海靜拖到5里外的楊河村北門,亂槍射殺。年僅25歲的趙海靜犧牲了,連同她還未出生的孩子。 |
|
來自: lanshanlaoha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