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就問:“廖老師,結節息肉除了手術切除以外,有沒有中醫療法?”結節、息肉為什么越來越多?主要是現代診斷設備精細,且廣泛應用。這一點可說有利有弊,利在為早發現,早治療提供依據;弊在增加病人思想負擔,會出現過度治療。 中醫認為,息肉是寒濕忠,痰濁、瘀血相互裹結,越滾越大最后變死肌,成為惡肉。息肉也是肉,但里面包裹的都是身體代謝不掉的垃圾。在中醫里屬于“積聚”的范疇,就是痰濁和瘀血,黏滯的痰濁和瘀血攪和到一起,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黏在身體里變成了死肉。 結節和息肉就是一團痰濕瘀血,與寒濕、氣虛和氣郁有關。寒則凝,凝則淤,驅寒除濕需溫陽扶正;氣虛主要是活動量不足,導致氣虛血瘀;氣郁主要是情緒抑郁,導致氣滯血瘀。中醫療法氣虛需補氣活血;氣郁要疏肝理氣、活血祛瘀,二者夾雜則用藥兼顧。建議:癥狀不明顯、病灶不大的人,先用中藥加針灸法觀察效果。一旦中醫藥有效果,則以保守方法來調理。 一、痰濕和瘀血都與氣有關。①痰濕與氣的關系:治痰先治氣,治痰濕方劑一般有行氣作用。比如異功散、平胃散、止嗽散、清氣化痰湯都有理氣作用。痰濕水飲都是水液代謝的病理產物,所以都需要用到理氣、行氣的方法。②瘀血與氣的關系: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能行血,當氣的功能失常后就會形成瘀血。 二、氣虛和氣滯易引起瘀血。①氣虛易引起瘀血。氣有推動作用,氣能行血,當氣虛后就無法推動血液運行,就會引起瘀血。就像河水一動不動,河中的垃圾就易沉積,這些沉積物就相當于瘀血。②氣滯也易引起瘀血。氣血相依,氣能行血。氣滯之后血堆積在那里就形成了瘀血。所以,行氣的方中有活血的藥物,化瘀的方中也有行氣的藥物。氣虛者,不足也;氣滯者,抑郁也。 三、氣虛所致結節息肉的治療。如果是氣虛導致瘀血痰濕,由此引起結節息肉,就要一邊補氣,同時活血化瘀,化痰理氣。比如可用補陽還五湯合二陳平胃散治療。補陽還五湯補氣化瘀;二陳湯是治療痰濕的基礎方劑;平胃散是治療濕滯脾胃證的方劑,兩方合用,治療痰濕效果更佳。 四、氣滯所致結節息肉的治療。如果是氣滯導致的瘀血痰濕,由此引起的結節息肉,就要一邊行氣,同時活血化瘀,化濕理氣。比如用柴胡疏肝散為基礎,配合二陳湯、平胃散治療。柴胡疏肝散用于肝氣郁滯證,不僅可疏肝行氣,還可活血止痛。當然重要的是法而非方,還要會靈活運用。 五、治療氣虛所致結節息肉。比如氣虛加瘀血、痰濕所引起的結節息肉,法就是補氣、化瘀、祛痰濕,同時配合消痰散結。法是固定的,但選方用藥是靈活的。另外,治療氣滯加瘀血、痰濕所引起的結節息肉,法就是行氣、化瘀、祛痰濕,同時配合消痰散結。這個法也是一定的,但是選方用藥也是要靈活。 |
|
來自: 養生書庫 > 《肌瘤,囊腫,結節,息肉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