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之緘》第一封信人杰地靈 人兄: 您好! 許久未與您交流了,分別的日子,很是想念。人與人的差別怎就那么大呢?生活總是讓人琢磨不透,既便一帆風順,休養無憂,衣食充盈,有時也會失去把控。糾結的日子,心中多少會滋生幾分惆悵。好在樂觀豁達,與您心有靈犀,溝通渠道順暢,既便不聯系,心與心從未遠離,甚是欣慰! 久未謀面,似又不曾遠離。生活在大千世界,人杰地靈的運勢,風雨兼程的日子,已讓位給林林總總的喧囂。披著一身人皮,差點就把智人以前的煎熬給忘了。說了這么多廢話,先給您道個歉,恕小的無禮。 開筆第一次就寫"人″字,我得稱您老兄,這不僅是尊重,也許是緣分吧。"人"做為一個漢字,是很有張力的,“人"做為一個本真,是很講道義的。字如其人,從一定意義上講不無道理,人如其字,能否書寫驚艷的純粹。人如其字也好,字如其人也罷,凡事不可絕對,臨帖與練字和修身和做人,也都有令人尷尬的時候。“人”兄,你怎么看? 人,一撇一捺兩筆,行正站穩,頂天立地。"人"字從甲骨文、金文到楷書、行書變化不大,明顯的變化,是側立的人從臉朝左,變為臉朝右了。“人″字不好寫,寫好看不容易,如果標準一般,對付著看都能說得過去。硬筆、軟筆、寫出來能掛在墻上展示,大小毛病就一覽無余了。人也有羞澀的一面,丑"人″字拍在墻上也怕丟臉。習字修身養性,做人氣宇昂軒,把人打扮一番,好似化妝的猴子,多少會有這么一點擰吧! 人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把人定義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用語言交流的高等動物。這解釋不那么令人信服,會制作和使用工具的不僅有人,有些動物也會。用語言交流更不用說了,動物肯定有它們特有的交流方式,也許比人類的語言還高級呢。感應、感情、感概交流或許比人類還豐富呢。高等高級動物也是人類自封的,有自吹自擂之嫌。外星生物、域外文明是什么物種,應定位什么級別?把尋找人型生物為前提的外星生物或域外文明,本身就是局限和荒謬的。生命形態是多樣的,以人類的生存維度和認知魂魄,無法抵達黑洞的內核,就無法破解這個謎團。 寫"人″字不容易,做人亦難,做個好人更難,做一個大寫的人難上加難。話又說回來了,壞人也不是誰都做的了的。人之初的善惡之爭,人之后的善惡之辯,不是一言半語就能定論的。人的本性難移,獸性難忘,秉性難改,德性難為,高級的文明人類一樣也沒糟踐。這是本人拙見,您如有興趣,我們隨時可以討論。 人工智能機器人,Ai是否能成為一個新的物種。人從炭基生命,到Ai硅基生命,很難想象它的突變,對人類是喜是憂,亦或喜憂摻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文明的精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對未來的設計和預判,往往基于現有的認知和幻想的籌碼,一個人、一個事件或許就能改變文明社會的進程和軌跡。 人工智能機器人,具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假設某一時間,它在破解并掌控核密碼,并要挾人類滿足其要求的時候,人類怎么辦?杞人憂天也許是危機意識吧!這個話題太燒腦,已經超出了對“人”的討論范圍,我們還是先在有機生命里游戈吧。 夜已沉靜,風在摧更,來日方長,就此撂筆。過幾日后,如有閑暇,只要您不煩,不閑老弟啰嗦,我們換個您感興趣的話題再聊,恭候您的賜教。 順祝安康! 弟:生子 2024年1月25日丑時 ![]() ![]() ![]() ![]() ? 《緘》第一封信 附:人兄復信摘抄 生子老弟,久未謀面,你還是那么令我感概,你所討論的問題,既有對人性和做人的剖析和解讀,也有對現實和未來的思考。 你對人的解讀,我是贊同的,人是一撇一捺,站立不穩,做人看似簡單,實則不好做;人字筆劃越少越不好寫,人的羞澀是怕掛起來,把練習書法同做人做事聯系起來,說明生活有張力。 物種起源,進化論也許是一種假說,人工智能機器人,Aⅰ能否成為一個新的物種,這些問題既有理論探討,也有現實意義,我們一時也難以討論不清。 人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恐怕要提升幾個維度才能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