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國內首座斜截面鋼箱梁提籃拱橋——綿陽科技城涪江大橋主體建設全部完工。 主體完工后大橋航拍圖 綿陽涪江大橋全長603米,其中主橋跨度為255米,為下承式鋼箱梁提籃拱橋,大橋設計時速60公里,按照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大橋拱肋由外向內扇形傾斜70度,拱頂到梁面的垂直高度達到了52米,形狀猶如張開的風琴,一跨過涪江。 主體完工后,雪后大橋全景 涪江大橋鋼結構包含34節鋼箱梁和50節拱肋,共有84個節段,長255米,為規避涪江汛期的安全風險確保工期,二公司項目團隊采用“岸上拼裝+整體頂推”的施工方法,通過步履式多點連續移梁技術,智能同步控制系統實施頂推作業,將重達1萬4千噸的鋼箱梁拱橋整體頂推290米,在江中心精準就位。該橋超大頂推體積重量和超長頂推距離作業,均刷新了同類型橋梁頂推架設的世界紀錄。 雪后大橋航拍圖 在梁拱鋼結構制造安裝過程中,項目團隊成立了由安全、質量、技術、設備、調度等組成的鋼梁安裝管理小組,嚴格把控材料進場驗收、材料抽檢、按圖下料、組拼焊接、噴砂除銹、涂裝、出廠驗收、超限運輸,安裝定位測量、焊縫質量控制等各項作業環節。 “全橋共由137000多塊、11種不同厚度、三種材質的鋼板組成,主梁、主拱均為內傾70°斜截面異性結構,每一節空間位置、重量、尺寸都不一樣,全橋共吊裝桿件334件,為確保精準安裝,項目團隊研究決定采用'清單工作法’,將每一個環節工作任務、工作方法、工作流程、技術要求、完成時間、完成情況、注意事項、責任人信息等列成清單,及時更新總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彭勇軍說道。 大橋順利完成頂推落梁 2023年5月實現頂推落梁后,項目團隊又高效完成了拱肋支架拆除、吊桿安裝、張拉、頂推支架拆除、拱肋面漆涂裝、STC超高性能混凝土橋面鋪裝、欄桿及附屬工程、河道內筑島平臺清理等施工任務,確保了大橋主體完工。 大橋順利完成頂推落梁 大橋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還創新發明了“提籃拱橋施工方法”“用于橋梁頂推過程中的頂升高度可調節裝置”等多項發明專利和施工工法,成功解決了超大型斜截面鋼箱梁拱橋在連續頂推過程中極易產生的位移和結構變形等技術難題,實現了落梁對接精度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縮短工期4個月。 大橋順利完成頂推落梁 據悉,綿陽涪江大橋建成后,將與國道108、省道416等國省干線公路串聯,緊密銜接綿廣、綿九、綿遂等國家高速公路,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對加快我國西南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圖:董亞衛、彭勇軍 |
|
來自: 昵稱dKl9WEEf > 《中國工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