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胸襟容四海
浩然正氣彌六合
這是有醫林狀元美譽的明代御醫龔廷賢《常壽樂》中的詩句。
清人傅一風有一聯也與此聯內容相似;
大著肚皮容物;
立定腳跟做人。
(選自清·朱應鎬《楹聯新話·格言》)
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黃炎培也有一聯:
大量容人,小心處事;
正身率物,屈己為群。
——來自 熊經浴著《古今養生名聯賞析》,金盾出版社 |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這是南京多寶寺彌勒佛前的對聯。
貴陽黔靈山弘福寺彌勒佛旁的對聯則有所不同: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
慈顏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四川樂山凌云寺的一副對聯又有所不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夭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處己何妨真面目;
對人總要大肚皮。
河南開封白馬寺有一副對聯,更是發人深省: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
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此為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
1962年10月,郭沫若也為舟山群島普陀山撰寫了一聯: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
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
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臺灣高雄市龍泉寺大殿彌勒佛座聯)
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 煩惱;
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 升平。(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彌勒佛聯)
大肚能容,問人問恩怨親仇,個中藏有幾許?
開口便笑,笑世上悲歡離合,此處已無些須。(湖南衡陽羅漢寺聯)
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曾無了局;
經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北京豐臺海會寺聯)
青山之高,綠水之長,豈必佛方開口笑;
徐行不困,穩步不跌,何妨人自縱心游。(清·錢洋題云南昆明華亭寺彌勒佛龕聯)
愿將佛手雙垂下;
摩得人心一樣平。(峨眉山萬年寺聯)
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
這是教育家黃齊生為四川灌縣青城山天師洞題的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這是北京潭柘寺彌勒殿的一副楹聯。
武漢歸元寺彌勒佛堂也有相同的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山西靈石資壽寺彌勒佛殿也有相似的一聯:
容難容之事豈在肚大肚小;
笑可笑之人焉知吾是吾非。
享壽102歲的國民黨元老張群九十歲時也曾手書此聯概括他 的養生經驗: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常笑,笑世同可笑之人。
學張公寫百忍圖,受許多快樂
得老子退一步法,討無限便宜
選自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與此聯相似的聯語,還有:
退一步天空海闊;
讓三分心平氣和。(黃山市整縣古聯)
退一步行,是安樂法;
說三句好,得歡喜緣。(宋·真德秀)
名譽自屈辱中彰;
德量由隱忍而大。(清-林慶鮭《楹聯述錄·名言》)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他行;
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吃。(清?蒲松齡《省身語錄》)
爭先的路徑窄,退一步寬平一步;
濃艷的滋味短,淡一分悠久一分。(清,李惺《藥言》)
謙到十分方有詐;
讓人一步不為愚。(近代小說家孫玉聲(1862—1939)的自箴聯)
能忍耐終身受用
大學問安心吃虧
與此聯相似的聯語還有: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癡人。(清·梁同書自題聯)
忍得氣,吃得虧,安身大寶;
忘些情,割些愛,立命真符。(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
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
常省事,多讓人,過后思量有趣;
學吃虧,能守分,到頭受用無窮。(清-何青芝廳聯。清·林慶檢《楹聯述錄-卷九·格言》)
事不三思終有悔
人能百忍自無憂
選自·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下列聯語,也說明了同樣道理:
健康是福;
能忍自安。
三思終有益;
百忍永無憂。
謹言渾不畏;
忍事又何妨。(宋·張方平《句》,《全宋詩》卷308)
忍得一時之氣s
免得百日之憂。(清-周希陶編《重訂增廣》)
利不茍貪終禍少;
事能常忍得安身。(清·吳正睿《飛龍全傳》一一回)
事當三思,惟恐忙中有錯;
氣能一忍,方知過后無憂。
忍能代禍真靈藥,名安樂湯;
儉可成家即妙因,稱自在果。(均見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世事每從讓處好
人倫常在忍中全
選自民國·胡瑞芝《養正錄》。
下列聯語也反映了相同或相似的內容:
和可消人怨;
忍足退災星。(明·陳建《修慝余編》)
一勤天下無難事;
百忍堂中有太和。
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
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
快意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明·陳蕉《修慝余編》)
忍人讓人切莫欺人行一點公道多福多壽;
修己克已安分守己起三分夭良重子重孫。(清河《張氏家譜》所列古聯)
忍而和齊家善策;
勤與儉創業良圖。(山西靈石司馬院對聯)
能忍耐終身受用
大學問安心吃虧
與此聯相似的聯語還有: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癡人。(清·梁同書自題聯)
忍得氣,吃得虧,安身大寶;
忘些情,割些愛,立命真符。(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
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
常省事,多讓人,過后思量有趣;
學吃虧,能守分,到頭受用無窮。(清-何青芝廳聯。清·林慶檢《楹聯述錄-卷九·格言》)
事不三思終有悔
人能百忍自無憂
選自·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下列聯語,也說明了同樣道理:
健康是福;
能忍自安。
三思終有益;
百忍永無憂。
謹言渾不畏;
忍事又何妨。
(宋·張方平《句》,《全宋詩》卷308)
忍得一時之氣s
免得百日之憂。
(清-周希陶編《重訂增廣》)
利不茍貪終禍少;
事能常忍得安身。
(清·吳正睿《飛龍全傳》一一回)
事當三思,惟恐忙中有錯;
氣能一忍,方知過后無憂。
忍能代禍真靈藥,名安樂湯;
儉可成家即妙因,稱自在果。
世事每從讓處好
人倫常在忍中全
選自民國·胡瑞芝《養正錄》。
下列聯語也反映了相同或相似的內容:
和可消人怨;
忍足退災星。
(明·陳建《修慝余編》)
一勤天下無難事;
百忍堂中有太和。
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
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
快意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明·陳蕉《修慝余編》)
忍人讓人切莫欺人行一點公道多福多壽;
修己克已安分守己起三分夭良重子重孫。
(清河《張氏家譜》所列古聯)
忍而和齊家善策;
勤與儉創業良圖。
(山西靈石司馬院對聯)
喜聞逆耳之言,庶無后悔
能忍疚心之事,或有余歡
清·施潤章自題中堂聯。
忍片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心悅堪療疾
志堅可補殘
與此聯內容相近的聯語還有:
堅強病自減;
樂觀壽更長。
人樂百年壽
家和萬事興
與此聯內 容相聯系的聯語還有:
萬兩黃金未為貴;
一家安樂值錢多。(明·龍子猶《雙雄記》)
和順一門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父不憂心因子孝;
夫無煩惱是妻賢。(諺聯)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人共樂千秋節
樂不可無樂不可極樂事還同萬眾心
這是清末太原舉人劉大鵬為晉祠同樂亭題的楹聯
下面兩副言“樂"的聯語,也很有意趣:
開開心心過日子;
樂樂和和度時光。
這是江蘇如皋市郭園鎮田丕利百歲老人王桂英的長壽經驗。
有唱有吟空萬念;
無憂無慮樂長春。
每把戲言多取笑
常懷樂意莫生嗔
此聯為明代御醫龔廷賢《攝養》詩的頸聯,載《壽世保元》丁集 四卷。
與此聯主旨相同的養生聯還有:
天上何曾有山水;
人間樂得做神仙。(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六)
大度長生藥;
樂觀不老方。
養生益壽無定法;
情緒樂觀推首功。 談為我輩尋常事
笑是人間不老方
此聯雖為尋常俗語,卻是休閑養生的至理。
一笑煩惱鹿,二笑怨恨消;
三關憾事了,四笑病魔倒;
五笑人難老;六笑樂遺遙。
時常開口笑,壽比南山高。
為了健康長壽,愿你笑口常開,笑聲常在。正是:
養喜神則精爽泰豫而身安;
集和氣則情意流通而家福。(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傳名早死皆高壽
肯樂貧家即富翁
選自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遣懷》。
心爽天字豁;
情欣理境融。(愛新覺羅·弘歷)
帶著歡笑入睡;
滿懷希望起床。(諺聯)
常樂何用開胸順氣丸;
無憂莫服天王補心丹。
隨時快樂隨時福
—日清閑一日仙
快樂每從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虧來。(安徽整縣西遞、宏村的一副對聯)
到處有緣到處樂;
隨時守分隨時安。——(諺聯)
清清閑閑,處處安安靜靜;
說說笑笑,人人喜喜歡歡。(蘭州市巧巧齋聯)
一月休貪二十九日醉
百年須笑三萬六千場
腹大能容了卻世上多少事;
滿面春風笑開人間一切愁。
(洛陽白馬寺彌勒佛龕旁的對聯)
懲忿窒欲
遷善改過
選自宋·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言忠信,行篤敬,懲忿室欲,遷善改過,古修身之要。“
憂思損壽
豁達延年
憂愁催人老;
思多血氣衰。
欲寡精神爽;
心寬出少年。
人有悲歡頭易白
山無古今色長青
慎避六淫疾患少
善調七情年命長
六欲七情辨證調理勝似靈丹妙藥;
五谷百菜花樣布新強于美味珍饅。
益壽應止雷霆怒
求健須息霹靂火
不作風波于世上
自無冰炭到胸中
不作風波于世上;
自無毀譽到胸中。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兢;
消卻心中邯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洪應明《菜根譚》)
世路風波,慎行謹言,庶幾濟川舟楫;
人情險峻,平心和氣,方得閱歷坦途。
(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事到臨頭,三思最妙
怒從心起,暫忍為高
事臨頭三思為妙;
怒上心一忍最高。
境處萬難須強忍;
事逢兩可要深思。
氣雖難忍宜堅忍;
事或當行莫妄行。
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中也有一聯與此聯內容相近:
怒中直,發之速,悔之遲,可思可省;
世間財,得則難,用則易,宜儉宜勤。
當盛怒時,少緩須臾,俟心氣和平,省卻 無窮煩惱;
處極難事,靜思原委,待精神貫注,自然 有個權衡。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
笑罵不慎是非,知交斷絕。(宋·陳挎《心相編》)
怒氣伏寬,用寬自然少怒
勞心喜逸,處逸慎勿忘勞
選自清·石成金《傳家寶·聯瑾》
怒即火,氣即薪,火發添薪難熄;
爭如冰,讓如日,冰堅遇日當融。
破除煩惱,便登極樂世界;
斷絕淫欲,即入長生法門。
選自清·石成金《傳家寶·快樂聯瑾》。
煩惱多,惟有寡言才事少 ;
疾病少,皆因節欲養精多。
涵養沖虛,便是身世學問;
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
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抱皆春風和氣;
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清·王永彬《圍爐夜話》)
欲除煩惱須修己;
歷盡艱難好作人。
(馮玉祥將軍日記中的對聯)
眉上幾分愁,且去觀棋酌酒;
心中多少樂,只來種竹澆花。
選自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消愁祛憂身長健;
寡欲無欺心自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