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finetide(NNZ-2566)是內源性N末端三肽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GPE)的合成類似物,已經顯示在腦損傷的動物模型中具有神經保護作用。 MCE的所有產品僅用作科學研究或藥證申報,我們不為任何個人用途提供產品和服務 生物活性 體內研究 與媒介物處理相比,Trofinetide(NNZ-2566)在PBBI后3天抑制穿透性彈道樣腦損傷(PBBI)誘導的炎癥細胞浸潤。PBBI后12小時,曲非奈肽處理顯著降低了受傷半球中IL-6(79%)、E-選擇素(81%)、IL-1β(76%)和TNF-α(72%)mRNA水平的升高,最大抑制發生在12小時到24小時之間。Trofinetide處理在任何時間點都不影響PBBI誘導的IL-6表達上調,但會顯著降低損傷誘導的IL-1β、INF-γ和TNF-α表達上調。PBBI后長達7天的曲非奈肽處理可抑制受損腦半球中的IL-1β表達。高劑量的Trofinetide(NNZ-2566)(10和100 mg/kg推注,然后連續輸注)可減輕永久性大腦中動脈閉塞(pMCAo)后2小時后發生的非驚厥性癲癇發作(NCS)。與載體處理的動物相比,所有劑量的Trofinetide都完全抑制了NCS的延遲發生。相關產品推薦:雨蛙素Ceruletide膽囊收縮素受體激動劑 實驗參考方法 動物給藥 評估了三組八只大鼠:車載劑/假手術組、車載劑/穿透性類彈道樣腦損傷(PBBI)組、Trofinetide(NNZ-2566)/PBBI組。在PBBI手術后30分鐘,向每只動物靜脈內注射10 mg/kg的Trofinetide或1 mL/kg的鹽水(車載劑),隨即立即開始持續靜脈注射Trofinetide,速度為3 mg/kg/h,或等體積的車載劑,持續時間不同(1小時、4小時或12小時)。然后,在治療開始后的1小時、4小時、12小時、24小時、3天和7天處安樂死大鼠,并收集腦組織進行處理。 這項研究中,通過使用大鼠模型進行了不同的給藥方案評估。大鼠分為三組,分別是接受車載劑/假手術、車載劑/PBBI以及Trofinetide/PBBI的組。在PBBI手術后30分鐘,每只大鼠靜脈內注射10 mg/kg的Trofinetide或1 mL/kg的鹽水(作為車載劑),然后立即開始持續靜脈注射Trofinetide(速率為3 mg/kg/h)或相等體積的車載劑,持續時間分別為1小時、4小時或12小時。隨后,在治療開始后的不同時間點(1小時、4小時、12小時、24小時、3天和7天),對大鼠進行安樂死,并收集腦組織進行后續處理。 這些實驗旨在評估Trofinetide在PBBI模型中的效果。處理后的腦組織將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評估Trofinetide對腦損傷的影響和潛在的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實驗僅涉及動物模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來確定Trofinetide在人類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
來自: medchemexpress > 《科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