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質文章、名老中醫免費直播、中醫臨床驗案、書方藥學習庫,盡在“甘草學園”——純粹、專業、平等、開放的中醫學習交流社區,與中醫同道共成長。 文章來源:甘草學園 原文鏈接: 作者:寧加銀 患者,女,49歲。 主訴:便秘3+年,腹脹2周。 現病史:患者自述近1月來,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精神不佳,納少,腹脹,便秘,3-4天/次,眠可,偶有呃逆感,月經量少,周期紊亂,顏色可,舌質淡紅嫩,舌體胖大有齒痕,苔薄黃,苔中凹陷,舌底絡脈稍瘀阻。 辯證:肝郁脾虛,氣滯不行 處方:四逆散加減補中益氣湯 竹葉柴胡12 生白芍15 炒枳實12 生黃芪15 生白術30 炙甘草5 黨參15 姜厚樸15 升麻5 陳皮9 當歸12 丹參18 木香6(后下) 2貼 一副藥吃兩天。 復診:自述從未服用過中藥,服藥1劑后,大便通暢,一天一次,腹脹減輕,時有嘔逆,疲倦感稍減輕。身心愉悅。 處方:守原方加減 竹葉柴胡12 生白芍15 炒枳殼12 郁金15 炙黃芪40 炒白術15 炙甘草3 黨參20 升麻5 當歸12 豆蔻6(后下) 酒黃連6 紫蘇葉15 茯苓15 4貼 復診:疲倦進一步減輕,嘔逆愈。胃納增,腹脹消,矢氣增多,大便每天一次,面色進一步好轉。 三診:患者自述心中偶有悸動感,突然扯痛,每3-5天一發。胸中稍有不暢,余癥皆除。行西醫檢查:心臟無明顯異常。 處方如下: 竹葉柴胡12 酒白芍15 郁金12 炙甘草6 丹參30 酒川芎7 黨參30 生黃芪30 刺五加15 炒白術15 建曲30 山楂30 單加大棗30g 4貼后 四診:本次服用藥物后,效果不佳,服用藥物后感少許腹脹感。 思考:患者服用前方頗感舒適,然今服用藥物,稍有腹脹感,原因有三: ①患者中焦氣不足,縱觀全方,補其中,而無升其陽,壅塞氣機,清陽不升,清竅亦失靈,中焦之氣,亦難以斡旋開來。 ②患者心悸之狀,不能等同瘀血論治,蓋丹參,川芎,山楂,活血消食藥用的較多,亦損傷患者中陽之氣。 ③以甘草,大棗,以甘入脾,大棗甘草,益氣健脾,然患者脾虛,大棗為補氣血之品,補而壅滯。遂更改處方,仍以補中益氣湯加減,然腎為胃之關,思之可否從下焦取之,配伍補腎納氣之品,取都氣之意,加入五味子,菟絲子等藥 處方:補中益氣湯加減 竹葉柴胡12 酒白芍12 郁金12 炙甘草3 黨參15 生黃芪30 炒白術15 升麻6 薄荷6(后下) 五味子6 肉桂3 菟絲子9 炒麥芽15 當歸9 6貼 復診:服用6貼后痊愈,隨訪未復發 按語:氣虛之狀,不一定要一味堆積補氣之品。補當勿滯,我們要從深層次去想一下患者氣虛之狀的病因。血虛陽亦無所依附,精虛亦無法化氣。這個患者治療過程中愈合十之六七,則紋絲不動?再次追問病史,可知患者年49,絕經后氣累加重。 蓋善補氣者,當以精中補氣,精不足無以化氣,患者系七七之后,天癸竭,精血不足導致氣虛加重,故補益要著眼先天,于是乎考慮,腎為胃之關,然補氣當從下焦入手,以菟絲子,肉桂,五味子,補精血而不過于壅滯,肉桂又可化氣,以陽中求陰,提供動力,配伍麥芽,行氣消導,顧護胃氣,這樣去思考,患者服用六貼痊愈。 景岳不僅僅強調陰陽互根,互化,雙補,也強調了精氣互化,雙補之點。景岳曾言:“人徒知滋陰可以降火,而不知補陽可以生水”這句話就告訴我們,若是腎氣不足,亦有偏于陰虛,陽虛之狀,出現口渴,心煩,脈細之狀。提出甘溫養陰治法,不可不知。 我們學習各家,看似很雜,其實是為了給我們臨證提供更多的,更豐富的一些思考方向。但是不可盲尊一家,這里提的補陽不是說直接姜桂附,而是病人形體消瘦,勞倦之狀,本源精血不足了,耗損肝腎之狀,一方面無以化氣,可以出現氣虛之疲憊,乏力,納呆便溏之狀,亦可以無以滋水養木,出現口渴,煩躁,舌質紅,脈細數,等陰虛熱象。這種陰陽兩虛之狀,當從八味取之。 I 原創聲明 本文為甘草學園論壇醫生原創,未經作者授權,嚴禁轉載; 授權后轉載請注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文中方藥僅供參考,請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切勿擅自試藥! I 甘草醫生聲明 本文僅供學習用,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我們尊重原創,若您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若因版權糾紛、擅自試藥等引發問題,后果自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