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按公司名稱首字母排序,以后會出更加詳細的按成立時間排序版) —————————————————————————————————————— 21.1991年,繼師兄洪金寶、成龍之后,元彪也在嘉禾的支持下成立了元彪制作有限公司,當上了老板,開拍了創業作《西藏小子》,1993年又改組為元彪電影有限公司拍攝《黃飛鴻之鬼腳七》,可惜自此以后公司再無新作。 ——————————————————————————————————————— 22.1978年香港影業形勢一片大好,香港著名漫畫家黃玉郎也隨即成立自己的影視制作公司——玉郎影業有限公司,后來又進一步改組為玉郎娛樂影視有限公司,公司創業作便是由自己漫畫改編的《龍虎門》。 ——————————————————————————————————————— 23.1985年,在新藝城的資金、渠道支持下,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余允抗,也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余允抗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公司創業作為《歌舞升平》,以后的作品也多是自己執導筒,可惜到了1989年余允抗也興致寥寥,轉行生意場去了。 ——————————————————————————————————————— 24.1997著名編劇文雋成立了自己的友情歲月電影公司,后又改名風云娛樂事業有限公司,在2000左右離開最佳拍檔公司后,便開始了自己公司的創業作,也是古惑仔系列的延續之作——《友情歲月山雞故事》。同時文雋開始北望神州,投資了俞鐘的《我的兄弟姊妹》和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 25.1988年,曾志偉、泰迪羅賓在相繼離開新藝城后,在鄒文懷支持下,成立了嘉禾的衛星公司——友禾電影制作有限公司,由鐘珍擔任行政主管負責日常運營,公司創業作為《返老還童》。 和搞笑的熒屏形象和咸濕的大眾形象不同,曾志偉自己有獨立的掌控能力時,偏愛文藝風格的作品,陸續投拍了羅卓瑤的《潘金蓮之前世今生》1989、《愛在別鄉的季節》1990、方令正的《川島芳子》1990、許鞍華的《極道追蹤》1991,并非一味的追求惡搞和票房。 后來和陳可辛成立的UFO,作品風格也是如此。 ———————————————————————————————————————
26.1993年,向華強和妻子陳嵐成立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將以前的單純的永盛電影制作公司進行了升級,逐漸進入發行行業,逐漸成為一家綜合影視集團,在向華勝90年代后期逐漸退出后,向華強夫婦開始獨立掌控永盛。 ——————————————————————————————————————— 27.1992年,向華強和妻子陳嵐成立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一方面應付日趨猖獗的盜版光碟,成立自己的錄像帶、VCD、DVD發行渠道,另一方面也投資一些小成本的噱頭之作,不在院線上映,專供線下發行。 ——————————————————————————————————————— 28.1984年向華勝、向華強兩兄弟成立永盛電影制作公司,向華勝主要負責內容監制, 向華強主要負責行政管理,公司以“永盛出品,充滿娛樂性”為口號,票房第一的同時,產品質量也相對不俗,公司創業作為曾志偉導演的《大小不良》。 到90年代中后期,通過和王晶、杜琪峰、李連杰、周星馳等的合作,逐漸成為當時與嘉禾分庭抗禮的公司。 ——————————————————————————————————————— 29.1978年,以向華勝為主成立了——永勝影業(香港)公司,公司創業作為《野鵝烏龍招》,又叫《梁山怪招》,再又投拍了一部《扎馬》,兩部都是以向華強自己為主演,可惜由于經驗不足,按照向華強自己說的,自己本身對前臺表演不感興趣,向氏兄弟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而結尾。 ——————————————————————————————————————— 30.1981年,在嘉禾支持下,電影奇才加全才,導演、演員、制片人、監制、動作演員、音樂樣樣精通的陳勛奇,成立了自己的廠牌——永佳影業有限公司。 公司的創業作是洪金寶導演的《提防小手》,后期又投資了多部李修賢主演的電影,如《摩登衙門》1983,《公仆》1984,《皇家飯》1986。 ——————————————————————————————————————— 31.1947年,影視大亨張善琨來港后得到以出版業發跡的,李祖永的資金支持,成立永華影業公司,公司創業作是講述文天祥事跡的巨作《國魂》,后來因為資金周轉問題尋求臺灣政府的支持,從而立場變的親臺。 ——————————————————————————————————————— 32.1992年,曾經在港臺電影圈叱咤一時的新藝城拆伙,黃百鳴自立門戶后,與澳門富商、以博彩業起家的羅杰承一起,聯手創立了永高影業,第一部作品就是票房大賣的《家有喜事》,并從邵氏處接手了租約到期的德寶院線旗下戲院,改組為“永高院線”。 如此一來,香港電影市場就成了嘉禾、新寶、金公主和永高四大院線并立。作為一家剛剛創業的公司,永高可說異軍突起。 公司創業作《家有喜事》票房接近五千萬,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可惜在分賬問題上兩人產生桎梏,黃百鳴退出永高自組東方電影,兩人從合作伙伴變成了競爭對手,羅杰承從此更多尋求臺灣自己支持,采取香港制作,臺灣賣埠的方式。 ——————————————————————————————————————— 每天更新干貨內容,資料搜集校正不易,歡迎打賞點贊收藏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