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的時候,由于我們沒有什么閱歷和經歷,所以我們需要做人生的加法。 人老了,由于歷經半生,早已見識過世道人心,所以我們需要做人生的減法。 “減法”的人生,才更符合“修身養性”的真相。不做減法,而讓生命中的瑣人瑣事增多,豈不是會垃圾圍城,讓自己愈發不快樂嗎? 減法的人生,對應的,就是“斷舍離”的觀念。斷絕、舍棄、遠離跟自己沒啥關聯的人與事,清空生命中的雜物,還自己一片干凈、整潔的天地。 現代人總是抱怨生活壓力大,人生不值得,就是因為生命中的雜物太多,自己不懂得清空,自然就會被這些瑣碎的問題所壓垮。 命中,真正的好風水,是丟掉這幾樣東西,才算活得通透。 ![]() 01 丟掉過高的野心和欲望。 紅塵之人,野心太高,欲望太重,就需要承受極致的痛苦。各種心理落差、事與愿違的挫折,都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你只能月入一萬,但你不滿足,欲望深重,要求月入五萬,如果你達不到這個目標,那你就會自暴自棄,認為活著毫無意義。 接觸過一些老板,他們衣食無憂,有錢有房,但他們沒有任何的權勢,所以他們經常抱怨,吃山珍海味也不會快樂。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所過的生活,要跟自己的野心和欲望相匹配。適度的野心,讓人成長。過度的野心,讓人墮入到深淵。 有些錢,不是你貪心,就能賺到的。有些權,不是你有野心,就能擁有的。錢財權勢,其實跟普通人不沾邊。 與其奢求太多,不如降低欲望,過點平凡人的生活,過點簡簡單單的小日子。 ![]() 02 丟掉憤世嫉俗的抱怨之心。 南懷瑾大師說過,千萬不要怨天尤人,不然,老天就會將消極的磁場賜給你。 越是抱怨這里不好,那里不對,人心就會愈發急躁、暴怒,缺少了“上善若水”一般的包容和接納。 我們要知道,人世間并非凈土,也并非毫無污垢的天堂。有人的地方,就有黑暗的一面,就有是非的紛爭,就有人與人的相互殘殺。 李叔同大師在臨終前說過,悲欣交集。就是說,人生,既有悲哀的一面,也有欣喜的一面。好與壞,基本上五五開。 將目光集中在壞的一面上,那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人間凄涼,世道悲苦。反之,將目光集中在好的一面上,我們的心態,才會更積極。 這,并非讓我們掩耳盜鈴,漠視現實的不幸,而是讓我們丟掉暴躁的抱怨之心。至少,少點抱怨,多些滿足,日子才會更好過。 ![]() 03 丟掉過分快速的生活節奏。 著名漫畫作家朱德庸先生說過,這是一個物質極度豐富,而精神極度匱乏的年代。 工業時代的物質,基本上是充足的,甚至是過剩的。而工業時代的精神,基本是不足的,甚至是匱乏的。 不是說物質越充足,人們的精神世界越豐富嗎?為什么現在反過來了,生活的物質越充足,人們的精神世界越匱乏? 關鍵的原因,就在于人們接受了快節奏的生活模式,讓自己在“求快”的過程中,丟失了靈魂、靈性和人格。 一個人,愈發行尸走肉,沒有靈魂和靈性,那他還算正常人嗎?早就不算了,充其量是披著人皮的僵尸罷了。 人生在世,不該求快,而應該慢慢來,今日事,今日畢就好,沒必要一天就做三天的事。要知道,快節奏的本身,不會讓人們獲益什么,只會讓人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命短福薄罷了。 ![]() 04 丟棄在乎別人看法的偏執。 在人情社會,人們都會在乎所謂的面子、人情、世故,將重心放在別人的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身上,讓不少人活得迷茫。 將重心放在別人的身上,等于別人說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別人有什么想法,我們就改變自己的想法,接受別人的想法。這,其實不是什么好事。 試想,你是獨一無二的你,他是獨一無二的他,如果你非要隨波逐流,在乎他的看法,那你豈不是活成他的模樣了嗎?失去自我人格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的。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只是第一次做人而已,沒有誰比誰高貴,也沒有誰比誰聰明。反正,第一次做人的我們,就該聽從本心,自己靠自己過好這一生。 別人的看法如何,就隨他們吧,因為別人有他們的看法,我們有自己的看法,相互尊重就好。不要改變別人,也不要讓別人來改變我們。 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日子是自己的,也不是別人的。既然如此,盡心而活,不負韶華,才算人間清醒。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