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2歲,12月8日初診。主訴:小便急迫難解1周,緣患者罹多種慢性病(高血壓、中風后遺癥、老年前列腺增生癥等),小便不暢順已有多年,并有逐漸加重之感覺。近1周來自覺小便急迫難解,雖努力迫壓也排出不暢,點滴而下,余瀝不盡,無意之中卻又有尿遺出,時時有尿意,致令患者恐防尿床,日夜端坐床邊待尿,苦不堪言。家屬曾按以往給予前列康等藥服用。未見可效。刻診癥見:面色恍白,端坐床邊,神疲乏力,短氣懶言,頭暈,納呆,腰膝痠軟,舌淡,苔白滑,脈弦細。小便情況如上述。 四診合參,辨證為窿閉。 乃屬補脾腎陽(氣)虛,氣化失司之證。 當以溫腎化氣,健脾補腎治之。苓桂術甘湯加味。 處方:黃芪、茯苓各30g,白術、桂枝各12g,牛膝、杜仲、益智仁各15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5劑。 12月23日復診:服上方5劑后,小便已覺通易解,有尿意時可努力而排尿,但仍有余瀝未盡之意。此氣化初始,小便而未暢。仍按上方再服5劑,藥畢排尿復常,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體會:苓桂術甘湯是治療中焦陽虛,水飲內停之痰飲證的基本方,是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合之”治療原則的具體運用。景岳有云:“窿閉之證…最當辨其虛實”。本例患者古稀之年,平素體弱多病,脾腎陽(氣)虛俱見。膀胱為藏水之臟,其出入皆由氣化而成。今小便不通,強努不下,非無溺也,實為景岳所云之“氣虛而閉者”也。治當責之肺脾膀胱氣化不利。經曰:“氣化則能出矣”。余以重劑黃芪大補脾肺之氣,溫陽利水;桂枝通陽化氣,與苓術相伍,一則助膀胱之氣化而利小便,一則助肺脾之蒸騰以運水濕;牛膝通絡活血而有利小便之功,前列腺增生亦當責之瘀滯;杜仲、益智仁溫補肝腎助氣化,甘草調和諸藥,共成益氣溫陽,化氣利水之劑。俟脾氣旺,腎氣強,肺氣充,膀胱氣化有權,則小便自能出矣,故收佳效。 |
|
來自: 杏林獨孤 > 《癃閉(前列腺增生)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