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11日,蔣介石向討逆軍下達總攻擊令,一場在當時最重要的軍閥間的大混戰,就此拉開帷幕。 1、對戰隴海線由于隴海線位居全局中央,津浦、平漢是它的兩翼,所以蔣介石把隴海線作為主戰場。 在整個中原大戰過程中,蔣介石在隴海線先后投入劉峙、顧祝同、陳繼承、蔣鼎文、熊式輝、王均、楊勝治、陳誠、衛立煌、葉開鑫、秦慶霖、張礪生、張治中、馮軼裴精銳部隊。 反蔣聯軍在隴海線兵力部署以晉軍為主,輔以萬選才、石友三、劉春榮、劉茂恩、孫殿英等部,目標徐州。 在平漢線以東、津浦線以南的三角地帶,設防蘭封、杞縣、扶溝、許昌之線。
馮不屑一顧:“就怕他包不了,到時再看我們的?!?/p> 當時軍界普遍認為晉軍善守,缺乏大兵團攻勢經驗和能力。 晉軍以徐永昌為總指揮,楊愛源為副總指揮,轄孫楚、楊效歐、楊耀芳、關福安、張會詔等5個軍及彭毓斌的2個騎兵師以及7個炮兵團,司令部設于蘭封。 晉軍擔任隴海線中央正面,石友三、劉春榮部為左翼,萬選才、劉茂恩部為右翼。 西北軍主力孫良誠、宋哲元、孫連仲、吉鴻昌以及鄭大章騎兵集團各部約10萬主力作為隴海線機動,控制通許、尉氏、鄭州、洛陽等處。 根據戰況,或取安徽霍邱正陽關,或直趨蚌埠,策應反蔣聯軍轉移攻勢;或轉向武勝關,堵截蔣軍沿平漢線北上。 2、反蔣聯軍的戰力隴海線反蔣聯軍的狀況是萬選才部號稱10萬,實則6萬左右,但作戰能力靠不住;劉桂堂兵馬數千,作戰力更差;劉春榮部屬有2萬人馬,也能一戰,但搖擺不定;劉春榮一見到徐永昌開口就要撥200萬發子彈,否則無法打仗。 徐答應他,隨用隨發,況且即使現在給他200萬發子彈,他也無處置放。 孫殿英近萬兵力作戰能力特別差,幾近不堪一擊。能打的部隊是石友三和劉茂恩所屬各自萬余人,但是石、劉二人早已是心懷旁騖。 作為隴海線總指揮徐永昌靠得住的只有晉軍5個軍,加上趙承綬騎兵軍以及7個炮兵團,約15萬人。 所以,徐永昌出征之前,鄭重地提請閻錫山預備數百艘民船,分置黃河兩岸,作為萬一之用。 閻以為然,立即叫周玳記下來提前做好準備。后來戰事發展,不能說徐永昌是杞人憂天。 4月初,晉軍發現韓復榘部東撤,隨即由鄭州向東突圍,先后占領開封、蘭封以及以東地區,郭宗汾師為前鋒,在蘭封以東紅廟一線,迅速構筑工事掩護大軍展開。 石友三、劉春榮部亦與同時抵近蘭封以北的新、舊考城,構筑工事;晉軍3個軍在其右翼沿隴海線正面占領陣地,萬選才、劉茂恩部復接晉軍右翼,形成一道相當長的南北防線。 石友三部為左路,由考城向菏澤、定陶推進,萬選才為中路由歸德向碭山搜索前進,孫殿英部為右路由毫州向徐州推進。 晉軍策應石、萬、孫各部。 由于石友三等部熟悉地形,利用防洪大堤以及遍布的沙丘、叢林作掩護,迅速抵近蔣軍劉峙第二軍團。 3、“說客”張鈁5月11日,戰斗首先在歸德打響。 歸德,今為商丘,歷為豫魯皖咽喉,兵家必爭之地。雙方開始大規模激戰。前兩日,劉峙部每天損失五六千人。 蔣介石大怒,遂急調精銳部隊陳誠、顧祝同、陳繼承援助。 蔣軍來勢兇猛,且有空軍配合,激戰數日,石友三、萬選才、孫殿英不支,節節敗退。 石部退至魯豫交界的曹縣,孫部退回亳州,萬部退至歸德附近。蔣軍乘勝追擊。 5月15日,蔣介石親赴馬牧集督戰。此時由德國顧問訓練的馮軼斐、張治中2個教導師也殺了上來,迅速包圍了歸德。 但是,石、孫、萬各部猶作困獸斗,蔣軍在毫州和歸德兩座城下,寸步難行。這時,萬選才內部發生驚天內訌。 萬選才原為劉鎮華的部屬,劉叛馮投蔣后,馮玉祥命令萬選才扣留劉鎮華。由于事機泄露,未能成功。劉鎮華遂暫時引退。所部交萬選才、劉茂恩負責。 劉茂恩乃是劉鎮華之弟,其實力遠強于萬選才,加之劉為人精明能干,萬遠不是他的對手。閻錫山將河南省政府主席一職封給了萬,劉早已銜恨在心。 5月20日,萬就任河南省政府主席職。萬選才以歸德牢固的城池,整整拖住了蔣軍幾個主力師,雙方在豫東陷入僵局。蔣介石感到臉面頓失。 遂委托邵力子等邀請張鈁作“說客”,蔣介石帶話給張鈁:
張鈁,字伯英,號友石,河南新安人氏,1886年7月17日(清光緒十二年)出生,早年畢業于陜西陸軍小學,后被保送到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兵科學習,同盟會成員。 辛亥革命爆發后混入西安禁城,炸毀清軍炸藥庫,殺死清朝親王。 1911年11月任陜西民軍東路大都督;不久陜軍改編,張鈁任第二師師長,授中將銜,兼任漢中鎮守使及警備司令。 1915年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被捕入獄,次年釋放回陜西。1917年任陜西討逆(張勛)軍第一支隊司令;以后歷任陜西靖國軍南路司令、陜西軍務會辦、陜西靖國軍副總司令等職;1922年被解職后,在河南創辦陜縣觀音堂民生煤礦。 1924年任北洋政府將軍府略威將軍,1928年10月6日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馮玉祥返回潼關后,曾電張鈁請他做韓復榘、石友三和河南地方有關方面工作,與馮繼續合作。 張鈁回電:
張鈁還致電馮:
引起馮玉祥極度不滿。 中原大戰爆發后,河南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被蔣介石調往山東,張鈁代理主席。張鈁非常熟悉豫陜一帶地方軍閥,萬選才、劉鎮華、劉茂恩等過去都是張鈁的部屬。 4、張鈁的使命張鈁本是不甘寂寞的人,見到蔣介石在豫東陷入泥潭,蔣又誠邀自己出山,不免見獵心喜,甚為得意,遂趕赴徐州,在一列火車上與蔣見面。 張鈁提出兩點要求:
蔣介石一口答應,并封張鈁為討逆軍第20路軍總指揮,并令劉峙派便衣隊秘密將張護送到歸德城內。 張鈁化裝成一個商人,悄然會見了舊部萬選才。張鈁本想一舉成功,沒想到萬選才頗有綠林好漢義氣,婉轉地拒絕了張鈁的“好意”,不過萬也沒有為難張鈁,派人將張送出歸德城。 張鈁好生惱火,徑直奔向寧凌去找另一個舊部劉茂恩。 張一口許愿事成后獎劉本人50萬元現洋;劉原本嫉恨萬選才,于是二人一拍即合,開始密謀起來。 5月21日,蔣軍在寧凌發起進攻,劉茂恩急電萬選才速來寧凌商討戰事,萬選才不知是計,心想歸德、寧凌本為左右兩翼,擔心寧凌失守動搖歸德,于是匆匆趕至,自動落入劉茂恩的陷阱。 誘捕了萬后,隨即將其槍殺。 隨后,劉茂恩又派代表打著白旗來到李默庵旅部,宣稱向蔣投降。李隨即向陳誠報告,陳派遣參謀長羅卓英來到李部。 陳誠親自與劉茂恩的代表通電話:“你能代表劉茂恩嗎?”“能!”得到肯定答復后,陳誠立即命令其在李部,用李的電臺,以劉茂恩的名義發表通電。 劉的代表沒有想到陳誠這一手,沒有辦法只好用李默庵的電臺對外發出劉茂恩反馮擁蔣通電。 劉的倒戈,使得歸德、淮縣洞門大開。 5、隴海線的膠著萬選才部群龍無首,死傷部分,殘部由劉茂恩全部兼并;劉茂恩還乘機逆襲了晉軍楊效歐、孫楚、關福安部,尤其關福安部在混亂中幾乎失去控制,被劫去2個炮兵營,迫使晉軍在隴海線正面撤退了一百多公里。 在孫楚部后撤時,蔣軍跟蹤迅速,勢頭很猛,孫部馬延守師2個團落在敵后,徐永昌聞訊立即令楊耀芳疾馳儀封堵截,雙方惡戰三天三夜,蔣軍不支,退回。 馬師2個團方從敵后沖回本方。徐永昌遂下令全軍掩殺,蔣軍繼續潰退至內黃一線,晉軍抵近。晉軍陳光斗旅乘夜逆襲蔣軍陣地,奪得重機槍15挺,俘獲數百名蔣軍官兵,蔣軍聞風喪膽,不敢應戰。 幾場戰斗下來,在隴海線上觀戰的反蔣聯軍各將領普遍認為晉軍馬延守師,在師一級部隊中打得最好,陳光斗旅在旅團一級表現最優。 最差的是趙承綬騎兵軍,遇到一架蔣軍飛機在上空盤旋,即混亂不堪。馮玉祥曾為此對趙大肆批評。趙羞愧難當。 徐永昌聞萬部生變,立即趕到開封,當面命令萬選才的秘書長兼民政廳廳長李純如代理河南省政府主席,萬的副軍長宋天才代理軍長,始穩住萬部。 當晚返回鄭州,見到鹿鐘麟,鹿對徐的處斷甚為贊同。 蔣介石委任戰場倒戈的劉茂恩為第六十六師師長。蔣軍沿隴海線乘勝西進,先后破朱集、民權。 石友三部在曹縣也遭到蔣軍打擊,曹縣失守。豫東戰局急轉直下。劉春榮部控制的左翼一段卻平安無事,原來劉采取觀望態度,蔣軍洞察其意,故僅對之進行監視,而主力部隊用于其他戰場。 劉一直在投蔣或反蔣矛盾中徘徊:
一次晉軍一些將領奉徐永昌令視察前線,回來后報告徐,說劉春榮部訓練如何勤奮,軍容如何壯威,“看來又是一個馮玉祥,行將異軍突起”。 徐永昌笑笑說道:“恐怕他只能異,而不能突起也?!?/span> 6、晉軍大炮的威力隴海線只能靠晉軍的4個軍在作戰。 蔣介石抓住時機,將原在山東的陳調元部,調進隴海線魯西一線,僅曹縣一個縣就有蔣軍兩個師的兵力;又把主力陳誠的第十一師以及裝備優良的教導第一師、第二師向隴海線以北推進,配合顧祝同、陳繼承部;晉軍與蔣軍主力在豫東、魯西、皖北廣袤的平原上廝殺。 閻錫山見到隴海線戰局不利,急調張會詔軍于鎮河師、楊耀芳軍以及在魯西作戰的郭宗汾師增援隴海線晉軍。 增援部隊一到迅速恢復原陣地,并構筑更加堅固的工事。徐永昌總指揮部也進駐蘭封。 早在4月初,劉峙第二軍團蔣鼎文第二軍陳誠第十一師北上,沿隴海線碭山向歸德推進,徐永昌部在蘭封、杞縣之間的棉園鎮一線,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 5月下旬,蔣鼎文師、趙觀濤師逼近杞縣,陳誠師攻擊蘭封。蔣軍連續進攻數日,晉軍工事巋然不動。 陳誠發急了,親自率部采取中間突破戰術,狂攻兩天,依然無果。 要知道,晉軍在隴海線配置了7個炮兵團250余門重炮。早在1917年,閻錫山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就組建一個炮兵團,周玳任團長。 至1927年,晉軍炮兵擴充為8個團,周玳任炮兵司令。 中原大戰,晉軍炮兵達7個旅,辜仁發、楊耀芳(后升任軍長)、溫玉如、曾延毅、盧珖、周俊杰、馮鵬翥分任旅長,周玳仍為炮兵司令。各旅均配備射程達萬米的重山炮、日造四一式山炮、仿日造四一式射程7000米的山西造一三式山炮,每旅36門。 晉軍炮兵平時集中訓練,戰時分散到各軍使用;各炮兵部隊除炮以外,還配備一定數量的輕重機槍、步槍、手槍,用于防御,這也是晉軍配置與眾不同之處。 晉軍不分晝夜鋪天蓋地轟擊、地毯式火網,使得蔣軍橫尸遍野,血流成河。陳誠第十一師三度補員勉強維持。蔣軍上下聞聽晉軍炮聲,皆戰戰兢兢,畏縮不前。 蔣介石無奈只好下令在定陶、曹縣、民權、尹店集、河陽集之線迅速構筑防御工事,各部據守。雙方僵持。 7、西北軍的威力這時,作為隴海線機動的西北軍10萬主力孫良誠、宋哲元、孫連仲、吉鴻昌以及鄭大章騎兵集團各部投入戰斗。 孫良誠、吉鴻昌、梁冠英、張自忠等部,從鄭州出發沿隴海線南側銜接晉軍右翼,抵近蘭封外圍后,吉鴻昌指揮所部立即挖出一條長約10多里、寬五六米、深六七米的大壕溝,內中插滿了木棘。 6月初,蔣介石命令陳誠、蔣鼎文、趙觀濤各師向晉軍左翼突展,遭遇到西北軍孫良誠、吉鴻昌等部頑強抵抗。 西北軍且戰且走,劉峙聞訊趕來,劉峙、陳誠殺得性起,揮軍掩殺。 前軍沖到西北軍挖的大壕溝前,立馬不足,紛紛掉進壕溝,頓時一片慘叫;后軍不知深淺,繼續追殺,沖到壕溝前,無路可走;后退,有督戰隊格殺勿論;只好硬著頭皮往前擁,又是紛紛落入人壕溝;溝那邊,西北軍連珠機槍、步槍、手榴彈不問死活,一個勁往下打,蔣軍無一生還。 待劉峙、陳誠知道前面有陷阱,鳴金收兵時,吉鴻昌等部從兩翼包抄過來,蔣軍幾近全軍覆沒。 只因蔣軍武器精良、火力熾盛,少量兵馬殺出重圍,落荒而逃。 整個隴海線蔣軍主力官兵,對西北軍產生極為嚴重的恐懼心理,士氣低落,只能躲在堅固的工事內不敢出來迎戰。 蔣介石寫信給前線指揮劉峙、陳誠、蔣鼎文等,略謂:
不久,蔣介石從上海調來熊式輝第五師,穩住前線陣地。 5月中旬,隴海線左翼的石友三、劉春榮趁機在魯西反擊,陳調元部節節敗退,石部連續攻克賀村集、土山寨、王大瓢、琉璃閣、呂寨、吳莊寨等處,并且布防考城以北地區。 整個豫東重新為反蔣聯軍控制。 雙方不僅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而且在經濟上互相封殺。 5月23日,國民政府明令宣布閻錫山所發紙幣、債券以及各項票據,商民應一律拒收。 閻錫山不甘落后,與馮玉祥、李宗仁同日聯電,津滬漢粵銀行(團)禁銷南京新庫券。 8、蔣介石討逆軍的慘敗蔣軍傷亡日重,逐漸不支。 蔣介石急令熊式輝第五師孤注一擲,采用縱深錐形戰術,實施中央突破。閻錫山電信機構破譯蔣的密碼,閻立即從鄭州調動2個炮兵旅增援,集中9個炮兵旅324門大炮。 熊式輝師趕到隴海線正面后,與晉軍對壘,發現晉軍主動避戰,心中暗喜,決定先發制人。 豈料,這是徐永昌使的誘敵深入戰術。5月底,熊式輝指揮所部向蘭封發動集團沖鋒,蘭封城四周一片黑壓壓的蔣軍官兵,剛接近晉軍前沿陣地,突然天空發出響雷般巨響,晉軍300多門大炮一起怒吼,彈如星雨傾瀉在蔣軍人群之中,蔣軍成群成片倒下,尸體一望無際,傷者哀號不絕。 熊式輝下令暫停進攻,就地隱蔽,不準后退。哪知晉軍炮火一刻也沒有停止,實施墻壁式轟擊,炸得蔣軍無處藏身,人仰馬翻,血肉橫飛,沖上前的蔣軍傷亡殆盡。 熊式輝見狀不妙,鳴金撤兵。 5月31日夜間,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在其流動的指揮所,設在歸德附近朱集車站一節豪華的車廂里剛剛入睡,突然,歸德機場爆發一連串爆炸聲。 原來西北軍鄭大章騎兵長途跋涉80余里奔襲歸德機場。 守衛機場的蔣軍2個連,頃刻被鄭大章騎兵斬得身首分離,50余名飛行員和地勤被俘。 停在機場上的12架飛機被燒毀。朱集車站與歸德間相距不到3里路,蔣介石手下衛兵區區200余人,欲逃不成,欲戰不行。 蔣介石猶如籠中之鳥,坐以待斃。只是,鄭大章騎兵呼哨而至,又疾馳而去,誰也沒有注意到這節車廂。蔣介石與宋美齡暗自不斷祈禱萬能的主保佑他們脫險。 6月下旬,陳誠第十一師第六十一團所據陳莊陣地被梁冠英乘夜突襲,全團幾乎覆沒。 次日,陳誠命第三十一旅旅長李默庵率第六十一團、第六十三團反攻奪回陣地。 終日惡戰,蔣軍傷亡慘重,未能如愿,李默庵也受重傷,抬回指揮所,李對陳誠說,陳莊失守,責在劉團長,劉是第六十一團團長,劉峙的侄子。 陳誠打電話向蔣介石作了匯報,蔣批準,遂將劉團長就地處決。劉峙撤回睢縣、河堤嶺之線,高墻深壕。卻接到津浦線危急的電報。7月1日,蔣介石將陳誠第十一師轉調津浦線增援。 (正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