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這一次徹底引爆了網絡! 熱搜接連不斷,都以“爆”的姿態閃耀全網。 畢竟,為新電影《熱辣滾燙》,她付出了太多。不僅僅只是減重了100斤,更先是增重了40斤,所以才有了大銀幕上前后極致的反差,也讓這部影片的表達更為有力。 當減重100斤后的出現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震撼了。當然了,不僅是大銀幕上,還有現實之中。 各大媒體的采訪視頻接連發布,看到如今的賈玲,誰不為之震撼,誰不為之動容呢。 這是一個嶄新的賈玲。 但就像影片中所說,不是瘦了,而是變強了。 看看從前的賈玲,你真的很難想象,為了新電影,賈玲到底付出了多少。 全新的賈玲,依然有著標志性的梨渦笑,但更是有了瘦出下頜線的臉頰,一身肌肉。 而在電影最后的彩蛋中,賈玲也是終于穿上了禮服,雖然沒有燙成大波浪,但此時的賈玲早已不是過去那個賈玲了。 脫胎換骨,單單賈玲這樣的蛻變,就足以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與此同時,索尼影業官宣購買賈玲新片《熱辣滾燙》的全球發行權,這是索尼影業時隔9年再次全球發行國產影片,而這部影片也是其未參與出品而購買發行權的電影。 而此前,索尼影業就拿下了賈玲自導自演的首部影片《你好,李煥英》的翻拍權。 另外,首日票房突破4億,豆瓣評分7.8,不管從哪一方面看,《熱辣滾燙》都穩了。 這一次,賈玲將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 1、 《熱辣滾燙》中,賈玲飾演的杜樂瑩,已經32歲了,卻整日待業在家,好吃懶做,一直啃老。 而她的不幸是從男友出軌閨蜜開始的,之后先后與妹妹大打出手,又被表妹豆豆欺騙利用,更是被拳擊手新男友無情拋棄。 而在這一過程中,雖然有著掙扎反抗,但是她還是保持著自己的善良,參加了前男友和閨蜜的婚禮,當了伴娘。也是簽下了房產轉讓書。而與拳擊手的故事更為復雜了些,從一廂情愿的單戀,到意外同居,最后又因為利益被無視拋棄。 這一步步將她逼上了絕路,她想要了結自己。 那一夜,狂風暴雨,她跳樓自殺,結果卻毫發無損。上天并不想收了她。 自此,她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重要選擇,就是學習拳擊,只為贏一次。 畢竟過往的人生已經足夠失敗,從未贏過的她想要站在拳擊臺上贏一次,證明自己,人生不只有不幸和失敗。 而在這一訓練過程中,她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完成了身材和氣質上的蛻變,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當然這不是她想要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打比賽,贏一次。 可結果呢,歷經四季的訓練,她并沒有贏下比賽,但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她享受拳擊訓練以及比賽的那一過程,讓她有了成就感,尋覓到了自我的價值。 最后,輸掉比賽,但她卻說道自己贏了,然后就繼續奔跑了起來。 2、 從整個劇情主線以及內核表達來看,《熱辣滾燙》與原版《百元之戀》保持著一致。 但顯然賈玲還是做了大膽改編,充分結合本土語境,具體情節都本土化色彩濃厚,加之賈玲自我的逆襲蛻變,勵志成長,讓該片在最后的表達上是與原版有著一定出入,但同樣極具力量。 觀眾又是先笑后哭,就像《你好,李煥英》一樣。 縱觀整個結構,實際上也是與《你好,李煥英》保持著一致。前半部分小品式的喜劇風格,當然也是為最后的反轉做著鋪墊,留著懸念。到了最后的大反轉,讓表達上直接升級了,就像《你好,李煥英》一樣,讓人看到了前面情節故事背后的真相。 換個角度來看,在前半部分,小品式的喜劇不過是障眼法,掩蓋了背后的真相,并沒有像原版那樣將喪演繹到極致,但結果的反轉卻表達了出來,同時也是讓整個角色人物更為立體豐富了。 在喪、頹廢之中,賈玲飾演的杜樂瑩有著難言之隱,始終沒有尋到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方式,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但是自始至終,她都堅守著做人的底線,人性的善良,守護著自己的純真。 前半部分的小品式喜劇,確實狗血俗套了點,但后半部分的訓練成長卻足夠熱血勵志。 最后拳擊舞臺上的比賽,她被一次次打倒在地,就像過往的不幸一次次降臨一樣,是無力的,但是此時的杜樂瑩早已變了,不再頹廢、擺爛,而是有了夢想和追求,更是懂得了如何愛自己。 對于《熱辣滾燙》來說,與原版最大的不同就是依然是賈玲非常自我的一次表達。 《你好,李煥英》是講述母親的故事,而《熱辣滾燙》是講述自己的故事。不管是母親,還是自己,都是她對自己的一次內心洗禮。賈玲通過電影的手法審視著自我成長道路上的種種。但相比《你好,李煥英》,《熱辣滾燙》則是實打實的蛻變成長。通過自己現實的蛻變引發群體性的共鳴,喚醒普通人內心的炙熱,為夢想勇敢拼搏一次。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我們一直都在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更是需要通過堅持和努力,用實際行動去探尋,而不僅僅只是擺爛,始終只是說說,停留在口頭上。 杜樂瑩一直強調想要贏一次,但最后顯然這已經不再重要了。輸掉比賽的她卻說自己贏了,然后繼續奔跑。 盡管與原版是有著一定區別的,但也是更為有力的表達,讓人回味無窮。 對于《熱辣滾燙》來說,算是半部好片,但是作為春節檔影片來說,喜劇元素無疑是適合的。對于賈玲導演來說,手法更為純熟的,雖然依然是她最為擅長的方式,但現實與電影藝術的完全融合,讓這部影片有了更多現實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