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天,兩個“沒想到”。 一是春晚沒有白白胖胖的賈玲了,語言類的節目我竟然真的一個也不喜歡;一是賈玲導演的《熱辣滾燙》,影片結束了滿座的觀眾一個都沒動,看完了拍攝花絮工作人員說沒有彩蛋了都堅持聽完了片尾曲才意猶未盡地陸續走出。 走出影院,我就發了條朋友圈,說“是近三年看過的最好的影片,沒有之一”。 不是因為賈玲成功瘦身有多勵志。 ![]() 很多網友認為制作方一直在營銷“減肥”了,其實這不是電影宣傳方的問題。 關注點太容易在減肥上了,在這個宣揚“好女不過百”的時代下,哪個女的沒餓得兩眼昏花過?哪個女的沒做過幾天劉耕宏女孩?就說賈玲吧,連我這樣的也覺得她四十歲的年齡,六十八歲的體態,只能演喜劇。 我力排“小女兒意見”,在眾多的“大年初一電影”中選了《熱辣滾燙》,我倒要看看,賈玲通過自己瘦下來是不是能給我足夠的動力——開春我就減肥! ![]() 賈玲用不作回應來回應,她“神隱”是想告訴大家:電影并非以減肥為主題。 我特別認同央視網的發文:在不被理解的“逃避”下,還是想要被理解,被認可…她選擇從茫然無措到為自己奮起出拳! 六公主的發言才是終極預告片的正確打開方式:拳擊手狀態下的剪影充滿了力量感,滾燙的汗水讓她的蛻變之路閃閃發亮! 觸動我的也是樂瑩朋友圈里的那一句:贏一次! 但樂瑩不是為了贏得愛情,最后,她拒絕了昊坤的“示好”。當然,從一開始,昊坤就不是樂瑩愛的人,樂瑩欣賞的是有夢想為了夢想堅持的拳擊手,不是唱著高調卻一點努力都不肯付出,最后把一切都歸罪與生活無奈的“搬磚工人”。 樂瑩也不是為了贏得尊重吧,她不想當妹妹眼中一無是處、躺平啃老,求著幫忙還可以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姐姐”了嗎?她不想當遠房表妹為了轉正可以拿來利用,甚至可以毫無底線地“消費”的“親戚”了嗎?她不想當分分鐘可以被拋棄、變了“敵蜜”還要被拉去證明自己不是小三的“閨蜜”了嗎?這些人的尊重不要也罷。 樂瑩想要贏的是什么呢? 樂瑩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想著“快點死去吧,就不會這么疼了”,可是老天爺沒有放棄她,她似乎“毫發無傷”地回到出租屋,對著那面鏡子,慟哭:心好疼啊!為什么沒有一點兒傷? 真的沒有傷嗎?最疼的傷是外表看不出來的。我的眼淚也止不住了。我覺得,那一刻,樂瑩想要贏的是那些傷口——每個人心上都有的或深或淺的傷口。 有沒有一個辦法,把那些善良換來的傷口撫平?有沒有一個辦法,即使傷口留下傷疤,也能夠笑著把它們當作生活的勛章? 電影的名“熱辣滾燙”上面出現了一行英文字母“YOLO”,它是“(只能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 的縮略形式”。 樂瑩想贏的就是這個吧?不再被“以善良的名義你應該……”綁架,痛痛快快地為自己活,活得熱辣而又滾燙! 有網友擔心“瘦100斤的賈玲,辨識度沒了,以后戲路得改!”她大大方方揚起迅速瘦下來皮膚保留記憶還沒有做出調整的臉,笑著。 我就想:我們為贏了的賈玲擔心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