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昨晚看完韓寒《飛馳人生2》,回來已過午夜,睡不著,腦子里只有一個詞,叫“自由”。 我不是指這電影主題,而是說韓寒的人生實現。這個編劇 導演,用作品證明自己,終得“大自由”。 這電影,或是今年春節檔的真正王炸。我估摸,票房或能到30億。 若真如此,則意味著,韓寒電影人生將進入自由之境。畢竟,之前的《四海》,故事內容和少年情懷,都“陷進去了”,讓投資也栽進去了。 一個人,經過風浪起伏,損過名節清白,還能用最擅長技藝,證明自己當年吹過的牛逼,都實現了。這種人生,就是飛起來了,就是真的松馳。 韓寒做成了這樣的飛馳者,屬于這樣的自由人。 我是個韓吹,一以貫之,一直吹。 十年之前,我在幾家報刊開專欄,曾因死吹韓寒,與一位關系不錯的編輯翻了臉。真不懂他為啥莫名討厭韓寒,現在大抵想明白了,應是他丑,嫉妒韓帥。 于我而言,人生從無嫉妒二字。唯有才華和價值觀,可以形成絕對征服。 在博客年代,韓寒以時評介入現實,一個人就是千軍萬馬。那陣勢,宛如少年騎白馬,手持亮銀槍,直搗庸權的爛心窩。 縱觀當代時評史,單槍匹馬殺到如此激蕩人心,韓寒不稱王,誰與之爭鋒? 2011年,韓寒扔出著名的“韓三篇”——《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從此,金盆洗手,退出文壇。一騎絕塵,再不操筆。 寫圈再無韓少俠,陰溝爬出臭帶魚。 許多年以后,再看“韓三篇”,我依然覺得,韓寒當時設置的議程,太屌。相關反思,也被時間驗證了。 挑戰權威的自不必再說,單說他當時表達不迎合所謂民意,不靠哄騙傻逼來吃飯,又是何等人間清醒? 倘若韓寒還是在以筆為刀,就算是開著賽車,也一定會被拖進糞坑。 告別寫作,迎來重大轉身。 韓寒一做賽車手,這個玩法,高級感拉滿;二是成為編劇導演,文化表達升級了。 這兩件事,都成了的。韓寒賽車生涯的冠王往事,拍電影走過的藝術之路,每一步都算數。 中國初代網紅遍地,唯有韓寒轉身,始終站于山巔。 說回少年情懷,主打就是不服。 從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到高一宣布退學要靠稿費養活自己,再到弄出《三重門》等青春暢銷書,繼而以雜文時評完成霸屏,突圍挑戰就是韓寒的文化基因。 電影,有些韓寒自傳的暗影,有著少年不服的心跡。 第一部《后會無期》是在透視年輕的迷茫,是在尋找人生之路,是在探索人生價值; 第二部《乘風破浪》是講與父母和解,是在擦拭親情、友情、愛情的質地,是在生活面前靜下來了; 第三部《飛馳人生》是講夢想與熱愛,是有血有肉有夢有拼,是在直面現實人生的幽暗與殘酷; 第四部《四海》是講少年心態蛻變,只有走出小我,必須心向四海,來闖蕩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海。 …… ![]()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韓寒在殘酷成人世界生長前行,他漸然選擇——犧牲小自由,獲得大自由。 《飛馳人生2》帶著這些底色,找到了不一樣的自我實現。正如影片開頭“題記”:
生在今世,誰也無法做永遠不敗的孤獨英雄。 我們的人生,都可能被推進深淵,若有幸握到援手,則不能畏懼恐懼,而要勇敢再視深淵,依然做曾經的屠龍少年。 這個邏輯,令我無限共情。 這些年,我寫作,與賤惡者相斗,當然孤獨。但,背后也有無數個你在伸出援手。 所以,我不能因為痛罵涉嫌性侵女生并且在婚內出軌在校女生的王雨磊,遭遇失利官司,從此就不再視禍害女生的教授為人渣。 求助的手被援助的手拉過,更應緊握寶劍,繼續磨礪,再斬禽獸。 說下影片《飛馳人生2》故事:張馳,曾經的巴音布魯克王者,身遭重傷,“鉛封”丟失,遭遇污名,淪為駕校教練,夢碎賽場。 ![]()
張馳經歷的心路,何嘗又不是每一個正派人生的必經之路呢?韓寒如此,你我亦然。 原本他要到“與輝同行”進行宣發,隨后,卻又以看似牽強的理由,拒絕了已經準備充足的董宇輝。 對這個事,網上有各種想象與猜測。 我的判斷是,韓寒就是不服,韓寒足夠獨立,韓寒完全自信。 一位初代網紅的天王,沒有重復劉德華和張藝謀的推廣模式,讓新晉網紅之王來為作品代言,這個判斷選擇,恰恰說明韓寒擁有了大自由。 國師和天王走的路,我偏偏不走了。 對韓寒來說,曾經的高傲和狂妄,早就變成了靜氣和內斂。人生這一場修行,是懂得自由在高處,唯有踏歌而行,孤獨而至。 市場證明了韓寒的選擇,寧浩名滿天下,劉德華德行天下,董宇輝流量加持,但春節檔并不屬于“紅毯先生”。 這個事情其實闡釋了一個深刻的文化命題:真正的王者,是應該向內求索,還是向外求援? 我的理解是,向內,反求諸己。 這些年,沉默的韓寒,證明了這樣選擇的正確性。 韓寒,一個編劇、導演、投資人……不論他有多少種身份,本質就是一個內容生產者。 董宇輝,一個教師、主播、網紅……不論他有多么大影響,本質就是一個內容傳播者。 生產和傳播當然都是重要角色,就像科學家和科普者對這個世界的影響都同樣重要。 但,于個人內在修養的真正提高而言,復述永遠取代不了創作,傳播永遠超越不了實踐。 董宇輝可以把文化講得至美至純,但個體文化境界上,現在離韓寒以及賈玲,都有很遠的距離。 不繞,直白說,韓寒擁有的文化自由,是現在的董宇輝夠不著的。 董宇輝要成為自己文化的王,需要補齊的思想短板,還有太多。 曾經的韓寒,有個著名外號,叫“國民岳父”;現在的董宇輝,背后的真正靠山,是“丈母娘”。 初代網紅韓寒選擇遠離民意,孤獨入海;董宇輝只能呵護流量,不能傷害丈母娘任何一種脆弱的心。這就是自由差別。 對個體而言,轉過某座山峰之后,再以金錢衡量人生價值,已然毫無意義。韓寒與董宇輝現在的人生之境,都已經過山越境。 此后余生,他們所有的進擊、突圍與挑戰,都只是文化,只是自由。 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所寫:
是的,韓寒此時抵達的自由,董宇輝還夠不著。 但,董宇輝已然觸摸到了自由的高貴,這正是他眼下為人生選擇苦苦掙扎的根本原因。 而韓寒曾經的勇敢轉身,對董宇輝來說,或許正是用來證明他文化情懷的唯一路徑。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自由在高處,余生我獨行。 這人生,有些關,注定一個人過。 這人生,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