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滾燙》上映第四天,票房已經突破14億。 然而,票房的增長并沒有改變口碑兩極分化的局面,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爭吵愈演愈烈。 從那些留言中可以看到,支持者以女性為主,而反對者則以男性為主。 為什么這部由非科班出身的賈玲導演的電影會讓那么多男性破防? 我認為這其實跟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異緊密相關。 電影技術層面的不足眾所周知,賈玲不是專業的電影導演。 她導演的電影重故事情節,輕拍攝技巧。 因此如果僅從拍攝的專業層面去評價它們,可能根本不配跟張藝謀這類專業導演的作品同期上映。 而好巧不巧,大多數男性看電影都喜歡關注專業技術方面的問題。 當他們面對賈玲這種平淡細膩的述情方式時,他們根本感受不到電影中的情感,只能看到減肥這個點。 也就是說,男性給這部影片超低分,可能不是想搞性別對立,而確實是因為電影本身的專業度沒有達到他們心中對好電影的定義。 賈玲太拼了很多人都說自己看完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賈玲真牛逼”。 為了拍好一部電影,她先增重40斤,然后又減重100斤。 并且為了這部電影,她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了。 這對于男性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其實就好比,他們原本只需要付出6分努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資源。可如今被賈玲這么一搞,他們起碼得付出8分努力了,他們能不生氣嗎? 而且萬一這部影片大獲成功,那么就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像賈玲那么豁得出去的女性出現,他們獲得資源的成本就會被動增加。 所以,與其說他們不喜歡賈玲導演的電影,不如說賈玲的努力讓他們感受到了危機。 當一個人感受到威脅,不管他愿不愿意,求生欲望都會讓他成為自私自利的人,只要能捍衛自己的利益,又何懼詆毀一個女性? 不喜歡喝“雞湯”當然,也不是所有男性都那么的不堪。 對于某些人來說,他們不是不喜歡《熱辣滾燙》這部電影,而是不喜歡所有這種類型的電影。 從某種程度來說,《熱辣滾燙》是一部勵志片,很多人被女主樂瑩的經歷感動,并且下定決心讓自己變強變好。 對于女性來說,這種“雞湯”需要且必要,但對于男性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很無聊,覺得這種勵志故事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這跟女性習慣用感性腦思考問題,男性習慣用理智腦思考問題有關。 這直接導致了女性更容易因為他人的經歷而感動,也更容易在他人成功的經驗里獲得力量和動力。 而男性則更愿意相信自己,極少去崇拜他人,所以對于他人的成功,他們的感受可能會比女性相對來說會弱一點。 對于一個不需要“喝雞湯”的人來說,你期待他主動夸雞湯好喝,那實在是太難了。 更多時候,他們會覺得難喝,惡心。 綜上,那些給《熱辣滾燙》打低分的男性,他們的本意未必就是要貶低女性,阻礙女性發展,也有可能是他們確實get不到這部影片的優點。 所以,與其跟他們去爭辯,想方設法去證明女性拍的電影有多牛逼,不如用實際行動去支持。 無論是為票房做貢獻,還是多輸出自己從電影里得到的感受,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這些電影正向的一面,都比跟那些破防的男性爭辯有意義多了。 當然,如果那些男網友的心胸可以不要那么狹隘,即使不認可也不用那么惡毒沒素質的語言去攻擊電影和導演本人,那就更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