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畫家單靠賣畫謀生相比,現在通過越來越多的版權輸出機會,讓藝術走進生活,讓藝術融入生活,已經成為了不少畫家由此獲利的形式之一。 在此之前,數以千萬計的畫家中,其作品能以百萬、千萬,乃至億元賣出的人,畢竟鳳毛麟角,屈指可數。但是,絕大部分畫家畫畫的終極目標,又都要讓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進入到市場買賣環節,期望有人愿買,并且被人收藏。如果一個畫家畫出來的畫長期無人問津,或少有問津,很大程度上,他就會因此失去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 而且畫家的一幅畫即使能夠賣出去,它的價格也僅限于在這幅畫上。何況能夠買畫的買家的面不是一般的窄,更何況任何一個買家,他們需要購買的數量也是有限的。 ![]() ![]() 縱觀當今現實生活,真正喜歡藝術的人,尤其是大多數的年輕人,并不只是限于買畫,買畫是要受到許多條件、很多因素制約的。他們中的不少人表現出喜歡藝術的時候,往往會在自己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過程中,選擇各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對藝術的愛好和追求。這種將藝術生活化,將生活藝術化形式的出現,在對目前藝術消費體驗群體的迅速崛起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盡管不是全部,但有不少畫家畫出來的畫因為這種形式的出現,就有了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他們既可以通過自己作品版權的輸出來獲得報酬,同時,衍生出的同樣屬于藝術創作范疇的各類實用性作品,它們在市場流通中又會潛移默化的擴大了畫家的作品影響力,推動了畫家創作的積極性。 無容置疑,實用性總是伴隨著周而復始的循環性,帶來的是一種對藝術不停息的消費行為。應該說,藝術消費比藝術收藏具有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更廣泛的社會基礎,而且藝術消費又是普及和提高人們對藝術欣賞興趣的重要途徑。 ![]() ![]() 可以這么說,畫家作品的版權輸出是多元的,并且是分層次的。不是頂級畫家的作品才會有版權輸出的機會,藝術為商業所需要,使得諸多普通畫家創作的作品,只要構圖、色彩符合產品條件并為消費者所認同,都會得到不同市場的青睞。 從只是賣畫,到畫家作品版權的輸出,這樣的跨界中的跨越,會是存在于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的一種方式。無論是畫家,還是畫廊,以及藝術經紀人,我們都要盡快地去接受和適應版權輸出機會的到來,去擁抱更廣闊的藝術品市場。 令人可喜的是,上海餐飲業已經出現了量身定做的藝術包間、藝術下午茶,以及飲品類包裝的設計藝術化等,這種領跑于藝術消費的行為,將會大大提升人們對藝術的興趣愛好。 ![]() ![]() 讓藝術存在于人類的生活中,這是藝術最初誕生時的目的。而今天我們說藝術消費,并不是排斥藝術收藏。藝術不應該束之高閣,曲高和寡,要想讓藝術更深入人心,藝術的版權輸出,并由此創作出更多的藝術衍生品,這不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法。 (文/朱長元) 作者簡介 ![]() 朱長元,資深媒體人,收藏家,獨立藝術評論家,國際藝術經紀人,以獨特的風格談藝術創作和藝術市場,用可操作的角度講述藝術知識和藝術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