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幾何最值問題,之前寫過很多,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兩篇文章:①初中幾何動點最值20大模型;②一題25問搞定幾何動點最值問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最值問題中的一個簡單模型,滑梯模型:已知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坐標軸上滑動,求線段最值問題。 如圖1,一根長度一定的梯子斜靠在豎直墻面上,當梯子底端滑動時,探究梯子上某點(一般為中點)或梯子構成圖形上的點的軌跡模型(圖 2),就是所謂的梯子模型。 當圖2的軌跡出來的時候,我們已經知曉這類最值問題的本質就是幾何模型 | 5種隱圓問題。在隱圓問題中,出題方式一般情況下是“一箭穿心”問題(初中幾何|幾何最值問題之輔助圓)。所以要出這類題,則在隱圓的外側還有一個點,命題人一般會圍繞這個進行出題。只是在滑梯模型中,不是考察“一箭穿心”問題,而是考察“利用三角形三邊關系求最值”問題,這也是專門把“滑梯模型”拿出來研究的原因。 模型一: 直角三角形滑動 如圖所示,線段AC的兩個端點在坐標軸上滑動,∠ACB=∠AOC=90°,AC的中點為P,連接OP、BP、OB,則當O、P、B三點共線時,此時線段OB最大值。 即已知Rt△ACB中AC、BC的長,就可求出梯子模型中OB的最值 模型二: 矩形滑動 如圖所示,矩形ABCD的頂點A、B分別在邊OM、ON上,當點A在邊OM上運動時,點B隨之在ON上運動,且運動的過程中矩形ABCD形狀保持不變,AB的中點為P,連接OP、PD、OD,則當O、P、D三點共線時,此時線段OD取最大值。 本質上,模型一和模型二是同一個問題,點P的運動軌跡是一個圓,圓外有一個點,模型一中是B點,模型二中是D點(也可以是B點,則與模型一一樣),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進行解題。 需要更多word版數學資料的,可以掃碼加入數學教研資料星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