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買這本書,不僅因為本就喜歡加繆的文字,也因為這版的封面設計深深吸引了我。它采用了極簡風格的白色背景,搭配紅黑兩色的文字,封面中央展示著一個大大的“死”字。而在這個沉重的字眼上方,輕巧地覆蓋著一層白色書封,將“死”字壓在下方,書封上則以紅色勾勒出一個微笑的弧線。《快樂的死》,快樂如此顯眼,而死亡卻隱匿其后,設計思路頗有趣。 讀完這本書,頗有些感慨。這是加繆在24歲創作的,但直到他過世之后才出版。書中某些情節與青春時期的心境特別契合。回想自己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時期,也是張口閉口要追求快樂,想象著如果獲得意外財富,應該也會選擇踏上旅程。當然,加繆在他的24歲所表現出來的深度遠超了青春時的你我,他思考的是人生的重大課題。 《快樂的死》講述了一個年輕人梅爾索的故事。梅爾索精心完成了一樁謀殺案,并獲得了巨額的財富。有了錢后,梅爾索開始追求自己曾經向往的快樂生活,但事實上,他并不快樂,反而感到孤獨和彷徨。他不斷思考和探索,試圖找到快樂的真諦,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他才領悟到快樂的奧秘。 這本書探討的是一個宏大的主題,但我想從幸福、孤獨、自由與死亡的幾個角度談談我的見解。 ![]() ![]() 薩格勒斯認為,人沒有錢不可能快樂,所以他很年輕就不惜一切手段賺大錢。擁有大量財富之后,他原本以為可以得到夢寐以求的幸福,但一次意外事故讓他失去了雙腿,生活不能自理,這個時候他反而過著簡樸的生活,羨慕梅爾索有健康的體魄。他認為,“渴望幸福,是人心中最高貴的一件事情。”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的滿足構成了幸福感的基礎;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則帶來更深層次的幸福。因此,要提高幸福感,必須綜合考量這些不同層面的需求。 薩格勒斯之死給梅爾索帶來了所需的時間和金錢,使他擺脫了貧困,并擁有了穩定的生活保障——這正是梅爾索一直以來渴望得到的自由。盡管如此,開始新生活的他也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孤獨感,迷茫和困惑還是伴隨著他的生活。只有當更高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才會帶給他幸福感。直至生命結束之時,他持續思考,探索,追求快樂,“只要他曾經存在過,那就是快樂了”,在領悟到這一點時,他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我認同。 ![]() ![]() 薩格勒斯跟梅爾索說;“你擁有這般體魄,你唯一的課題就是要活著并要快樂。”梅爾索不以為然,“每天要上班八個鐘頭,我若能自由多好。”獲得了巨額財富后,他擺脫了工作和生活的束縛,得到了他之前渴望的自由。 即使擁有那么多錢,他去了布拉格,卻住在最簡陋的房間里,頂著雜亂的頭發,每天獨自在街頭巷尾游蕩,把每一天過成前一天的翻版。每天都想著要離開,而每天又更隨波逐流一些。每一次孤獨感來襲的時刻,他都有想哭的沖動。 終于走出了日復一日的循環,他開始四處旅行,從布雷斯勞到維也納,渴望旅行能讓他抽離,忘卻犯下的罪惡,徹底沉浸于欲望與享樂之中。他結交朋友,步入婚姻,努力維持一種表象,而這僅僅是為了他內心的安全感。 對于愛情,他是這樣說的,“我們這個年紀,沒有相愛這回事,只是互相順眼而已,要到后來,又老又無力了,才可能相愛。在我們這個年紀,我們只是自以為相愛,僅此而已。”他深知感情與欲望以相同的方式表達,于是他總在將對方擁入懷里之前就先想象分手。可見,他即使表面親近,內心也刻意保持著距離。欲望得不到會痛苦,得到了又會無聊。 為了擺脫過去的沉溺,他又選擇隱居在了一棟海邊小屋,制定嚴格的目標,克服懶惰與放縱。在這里,他感受到了孤獨,想到以前的朋友,伴侶,很痛苦,但又盡力享受那種孤獨,因為這是他的選擇。他向朋友坦言,他心有不安,唯有在孤獨中才能找到“哪部分是陽光,哪部分是淚水”。 我自己也常常會給生活畫圈,不希望圈外的人進來,也不愿圈內的人離開,太遠了怕孤獨,太近了似乎又不自由。 ![]() ![]() 這本書分了兩個部分,自然的死和有意識的死。第一部分是梅爾索與薩格勒斯策劃的謀殺,巧妙地偽裝成自殺。薩格勒斯的死,是他自己自愿選擇的,不過在他死的那一刻,之前的那個梅爾索也就沒了,新的梅爾索疊加著薩格勒斯追求快樂的意志再出發。這也是為什么,他會在最后幾乎昏迷的狀態下,想明白,“在殺了薩格勒斯的那一刻,他們緊密結合,永不分離了。” 第二部分最后,梅爾索患了嚴重的胸膜炎,他在病痛中離開。小說最后一句是這樣的,“他成了眾石子間的一顆石子,在內心的喜悅中,回歸靜止世界的真相。”是他在尋找快樂,體會自由,感受孤獨之后,理解并接受了這一切,完成了自我和解,帶著這份理解死掉的,這便是有意識的死,快樂的死吧。 加繆在《西西弗斯的神話》中寫道,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他認為,只有直面死亡的可能性,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正視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幫助我們體會生命的價值。這種存在主義哲學觀點,在他24歲創作這個小說中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 ![]() ![]() 其實寫到這里,是有些感傷的,書里的故事總有些片段跟自己或身邊人的生活相重疊,難免會想很多。 加繆的才華無疑是驚人的,24歲的年紀,薄薄的149頁,區區8萬字,并不復雜的情節,卻深入探討了生命,死亡,快樂的哲學思考。 最后,分享書里的一句話吧。“世界只說一件事。從星星到星星之間耐心的真相中衍生出一種自由,讓我們得以從自己和其他人中解脫出來,一如那從死亡到死亡之間的耐心真相一樣。” 或許這句話也能引發你的一些思考,或者也讓你產生讀這本書的念頭。共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