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玉兔云端辭舊歲,金龍線上賀新春!“甲辰新春——藝術家新年新作專題推薦”由藝鑒觀察主辦,邀請關于“書、畫、印”領域中成績卓著的中青年藝術家新作數(shù)件,在春節(jié)期間特別推出,從大年初四開始分期發(fā)布。值此新春,筆生華彩,墨舞龍章,迎禧納福,去舊更新,以精彩紛呈的藝術作品與讀者朋友們同賀新年! 本期藝術家 ![]() 簡 介 方申奧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書法碩士。菏澤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書法教師。 主要參展: 全國第五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三屆大學生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 “云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一等獎 “云岡杯”第二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特等獎 全國首屆龍門書法雙年展獲最高獎 “浩然之氣”全國高校北碑書法展一等獎 首屆愛蓮杯全國書法大展二等獎等 2021“書圣故里.中國臨沂”中國書法臨書大會 2019“書圣故里.中國臨沂”中國書法臨書大會 2021“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 ![]() 嘉祥 隨筆 平城造像記和龍門造像記融合實踐 關于書法學習的先后問題,祝嘉在《書學論集》中有這樣的觀點:“但以學書來講,不能寫方筆而學作圓筆,未有不失敗的。我以為不能作肥字而專事痩,不能作方筆而專事圓,不能作長畫而專事短,不先學結構棉密而專事舒朗--像《金剛經》等,則非失敗不可。因為不能方筆而作圓筆,則筆畫必弱;不能作肥字而作痩字,則筆畫必薄;不能作長畫而作短畫,則筆畫必臃腫,筆短而意長,才是佳書;結構不能密而學舒朗,則必致散漫,乏團結精神。”可以看出祝嘉的態(tài)度是十分明確的,筆者以為若將平城造像記和龍門造像記進行實踐上的融合,可參考祝嘉此論。 ![]() 臨楊淮表 龍門造像記具有更多“方”和“厚”的特征,并且結構茂密,具備北朝魏碑書法成熟時期的特征面貌,適合作為直接取法對象。先入基本的“法門”,塑造點畫的形狀感、錘煉結構造型是至關重要的。從技法上來講,方筆確實比圓筆的動作復雜;從線條內在的質量和精神層面上來說,“圓”比“方”是要有深度的。但不能作方筆而專事圓就是歧途。唐孫過庭在書譜中有一段論述:“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勁疾;不能迅速,翻效遲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將反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于遲,終爽絕倫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詎名賞會!”孫氏通過強調書法行筆的快慢運用來說明掌握技法的辯證問題。需要最先獲取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唾手可得的一定不是高妙的。 ![]() 節(jié)臨瘞鶴銘 在熟練了方筆等一系列用筆動作之后,需要深入到碑學用筆的核心中去,這個核心即為篆籒用筆,也可以說是“圓筆”。當然這個“圓”并非是描述形狀這么簡單, 是通過“逆鋒絞裹”的筆法寫出圓渾的線條中段。平城造像記作為過渡性極強的一種字體,其線條在本質上十分接近篆隸的渾樸。因此在具備刻畫出似龍門造像記的“方”的能力之后,須切忌走“描皮畫形”的道路。平城造像記那種看似模糊粗糙,實則精神內斂的用筆正是對龍門造像記的支撐。這就好比中國武俠小說里說的武功招式與內力,二者兼?zhèn)浞娇沙删晚敿飧呤帧?/span> ![]() 烏衣巷 再說結體。平城造像記的造型流動性很強,不是一種成熟的、模式化的書體,如果直接去學習它的結構很難得到一些典型的結字規(guī)律。而大多數(shù)龍門造像記具備成熟魏碑的普遍特征,易于取法。學習北魏造像記甚至學習北魏的楷書都是可以從龍門造像記入手的。然而,代表著成熟與繁榮的特征都是一把雙刃劍,它能成就一種書體和流派,亦能將其毀滅。“吳門書派”的衰落和清代中后期的帖學式微等皆為覆車之鑒。 ![]() 臨大盂鼎 龍門造像記無疑是值得我們去下大功夫的,但習之須時刻警醒。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畫與字各有門庭,字可生,畫不可熟。字須熟后生,畫須生外熟。”“熟后生”首先意味著在技法純熟的基礎上去求“生”,不是說技法不嫻熟,不講書法基礎。生澀稚拙能使藝術作品永葆蓬勃的生命力,平城造像記所彰顯出眾多的“不確定”恰好能為龍門造像記補充鮮靈活潑的元素。想知道一個藝術家有多少潛力,往往看他的作品有多強的可塑性。死板僵化是為藝大忌,俗書非是功夫淺。學書須追根溯源,平城造像記就像龍門造像記背后的一根繩子,時不時的將其往回拉,拉開這段由“熟”到“俗”的距離。無論是臨摹還是在創(chuàng)作運用中,這兩者相輔相成。不習龍門造像記不知點畫結體,不習平城造像記不懂精神內在。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使魏碑創(chuàng)作更為豐富與深刻。 ![]() 人世間 ![]() 節(jié)錄 廣藝舟雙楫 ![]() 春風·夜雨 聯(lián) ![]() 臨石門銘 ![]() 深院·晴窗 聯(li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