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表里內外。 人、道、萬物、人心、三魂、七魄、天下,盡皆如此。 世間萬物皆是大道的分化之身。 一花一木也好,一草一葉也罷,它們皆是道,它們皆是大道之陽、大道之表,大道之化身。大道之陰,則隱藏于萬物之內里。 陰是無形生萬物;陽是有形生萬物;陰為里,陽為表;陰陽不離,則萬物生。古人云:“萬物負陰而抱陽,充氣以為和”。陰陽皆是萬物之本。 世間萬物皆有本末陰陽。萬物皆不可本末倒置。萬物陰為本,陽為末;陰為里,陽為表;陰陽本末皆是萬物。分清本末,是使得一切井然有序的基礎。 本就是里;末就是表。宇宙天地萬物皆有其本源、本性、本質與本相。它們都是一回事,都是自身不容有失的根本。 宇宙與人都有各自的本源:宇宙的本源是道,人的本源是心。 心與道也都有各自的本源:心的本源是魂,道的本源是陰。心分出魂魄,道分出陰陽。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魂魄又分出三魂七魄。 三魂向內里駕馭一切“陰”,七魄向外表統御一切“陽”。三魂為本,七魄為末。 世間萬物莫不在陰陽本末之中。本是萬物,末也是萬物。 陰是萬物,陽也是萬物。陰能生萬物,陽也能生萬物。陰為萬物之內里本性,陽為萬物之外在表象。陰陽便是萬物之表里。 陰陽、表里、本末、內外,其實都是一回事。萬物無不有表里內外。 大道擁有表里兩層:道之表是陽,道之里是陰。 人也有表里兩層:人心是里,人身是表。 人心也有表里兩層:魂為里,魄為表。 萬物也有表里兩層:有形之陽為表,無形之陰為里。 天地人三魂也有表里:天魂為里,人魂為表。 七魄“道德仁義禮智信”也有表里,道魄為里,信魄為表。 心魂,與萬物之陰相合;心魄,與萬物之陽相合。人類之所以能夠識別掌控萬物,就在于人心能識別理解其本性,人身能操控利用其外形。 道與天地人三才,基本囊括了天地萬物的一切本質,而人類依靠三魂心便可以逐一感悟它。 什么是三才?為什么唯有依靠三魂心才能真正感悟它? 古人云:“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宮,一切歸十方”。 無極是道,太極是道,兩儀是道,三才是道……十方也是道。 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八卦、九宮、十方等,它們各自也都可以代表全部的道,代表常道。 什么是常道?常者,全也。萬物有常,即為道;萬物有全,也是道。 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全,即是道。陰陽兩全,就是道;三才不缺,也是道;八卦輪轉,也是道。 全、靜、命、常、容、公、天,都是大道的根本特性。萬物擁有它們,才能稱之為有道。 天地人三才就是三才之道。天地人合一,便是全,便是常。 天地人三才,就是天道、地道與人道。倘若沒有純凈空靈的三魂心去感悟它們,人們很容易就會失其偏頗、甚至迷失其中。人們還怎么認識與把握萬物的內里與根本呢? 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八卦、九宮、十方等,它們皆是萬物的內里與根本。 然而全、靜、命、常、容、公、天等,又是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八卦等的內里與根本。 也就是說:無極、陰陽、八卦等,是表和末;靜、常、全等,是里和本。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與萬物相比,道是里,萬物是表。 三與萬物相比,三是里,萬物是表。 一與二相比,一是里,二是表。 世間萬物皆有內外表里、陰陽本末。道之本,為常道;道之末,為萬物。 大樹也有本末之分:樹之本,為根;樹之末,為葉。大道生萬物,樹根生樹葉。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無極、太極皆是道,卻非“常道”。 無極與太極相比,無極是本,太極是末。 兩儀與三才相比,兩儀是本,三才是末。 五行與八卦相比,五行是本,八卦是末。 七星與十方相比,七星是本,十方是末。 十方與萬物相比,十方是本,萬物是末。 在三才之中,天道是本,人道是末。 在人道之中,公為本,私為末。 天道有常、地道有容、人道有公。 人道雖有公,卻難為。人道公私有別,人心卻常常損公肥私,從而很容易就會失去人道的公正、公平與公允…… 人類內心中的各種情緒變化、思想變化、心理變化、欲求變化等,都會讓己心失去公平、公正、公允的狀態。人失公,則失人道。 然而人們隨著自我心情、心緒的變化,卻很容易失公。人心喜,會失公;心怒,會失公;心憂,會失公;心悲心恐,也會失公; 人有情多愛,會失公;人無情多恨,也會失公;心熱,會失公;心冷,也會失公。 人的欲望熾盛,會失公;人的欲望衰弊,也會失公。 常言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若有欲,便會很容易迷失甚至丟失人道之“公”。因而,天道無親,常予大公無私之人。 古人云:“天之道,損有余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其實,“公”,才是真正的人之道,而不是“損不足以奉有余”。 人類的出路,是天下為公,而不是天下為私。 天下為公,此為人道至理,乃人道之本。人道,公為里,私為表;公是本,私是末。公私有別,公私分明。天下為公,是里;天下為私,是表。 天下失公,則失其根;天下亡私,則亡其葉。根喜靜,葉喜動。一棵大樹,樹根和樹葉都很重要,只不過一個是本,一個是末。 樹根和樹葉哪一個可以拋棄?個人認為:二者哪一個都不能拋棄。 幾千年來,天下失公,則天下就很難抵御外敵的入侵,也無法抑制那些豪強對天下百姓的壓迫和戕害。 天下亡私,也很難有社會的繁榮與興盛。 世間萬物無不有表里內外。內里,為陰;外表,為陽。陰為本,陽為末。 天下以公為本,以私為末。國之利器,乃國之本,不可以示于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