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生活中的實用心理 《5分鐘心理學》 檸檬心理丨作者 不少人會在新年,制定各種新年目標,期待在新的一年里,自己能夠脫胎換骨。 一個個目標被寫在紙上或五花八門的APP上,腦海中開始浮現出達成目標后的歡樂景象。 那一刻,自己是極度滿足的,仿佛目標已經達成了。 但現實是,有些人可能在前兩個月,就會放棄這些目標,即使他們知道:這個目標對自己有多重要。 美國的一項新聞雜志報道: 在制定新年計劃的人當中,有八成的人,會在2月的第2周放棄制定的目標,甚至在此之前就放棄了。 可能我們知道制定新年計劃沒什么用,為什么還對此樂此不疲呢? 這可能涉及到心理學上的“新起點效應”,是一種人們對于新的開始,抱有特殊情感和意義的心理傾向。 當我們經歷一個新的起點時,比如: 新的一年、新的工作、新的戀愛關系等,我們常常會感覺擁有了一種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具體一點說,就是當我們迎接新的起點時,我們更傾向于將過去的不良行為或習慣與舊的身份割裂,給自己一個全新的身份。 新的開始,往往會給我們一種清零的感覺,讓我們覺得之前的失敗和挫折都可以被抹去,從而對自己產生新的認同感。 這種重新定義的過程,讓我們感到興奮和動力,促使我們采取積極的行動。 比如: 你談了一段新的戀愛,覺得自己有點胖,想要減肥,并為此制定了詳細的減肥計劃,心里想著: 和過去懶惰、肥胖的自己說拜拜,以更嶄新的形象開始這段新的戀愛。 另外當我們迎接新的起點時,我們往往會將過去的錯誤,看作是過去的事情,而將未來的表現,看作是全新的開始。 這種心態,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激發出我們改善自我和實現目標的動力,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去實現我們的目標。 但大多數人面對的,還是flag立下之后的啪啪打臉,結果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該如何做,才能讓行動持續下去,讓目標更容易達成呢? 你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重新定義新的開始。 有些人,只有在面臨新的開始時,才熱情滿滿。 如果我們可以自己定義新的開始,不是說,非得要等到新年,直接把某一天,當成新的開始的話,就可以利用好新起點效應,維持住這份熱情。 比如: 你想在1月20號戒煙,這個時間可能不會讓你覺得多有動力,但如果你把1月20號,當成新年第1天,將接下來的365天,規劃成一年的話,那你就可以開始新的一年,動力滿滿地去執行你的計劃。 第二,制定具體、可量化的目標。 當我們有了足夠的熱情和動力之后,為了不讓自己動力減退,在制定目標時要注意以下細節: 首先,目標明確。 在新的一年開始時,為自己設定幾個重要的目標。比如:半年我要瘦30斤。 其次,目標拆解。 將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并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 每個小目標的完成,都會給你一種成就感,進而激勵你朝著更大的目標前進。 比如: 半年瘦30斤,那么一個月就要瘦5斤。 最后,堅持自我反思。 定期回顧目標和計劃,并進行自我反思,看看自己是否朝著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如果沒有,那么重新調整計劃并繼續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