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①過去12個月,超微電腦股價最高飆升980%,近10倍的漲幅輕松超越美股“七大科技股巨頭; ②黃仁勛與超微電腦創始人梁見后私交甚好,前者多次感謝梁見后對英偉達的支持; ③超微電腦定下全面轉向AI服務器的戰略,一半以上的收入與AI有關。 編輯 | 宋子喬 這場轟轟烈烈的AI造神運動中,英偉達穩步走向神壇。有意思的是,ChatGPT問世至今,這場AI狂歡跨越近15個月,大家似乎才看清英偉達最核心的朋友是誰。 是誰呢?超微電腦(SMCI.US)。 超微電腦主攻高性能服務器,產品包括服務器、存儲系統、網絡交換器到軟件,用于網站服務器、數據存儲和AI訓練等業務,是全球前三大服務器大廠之一,英偉達為其主要客戶。Wedbush分析師近期發布報告表示,超微電腦的銷售額大增主要依賴于大公司對英偉達GPU需求激增。 過去12個月,超微電腦股價最高飆升980%,近10倍的漲幅輕松超越美股“七大科技股巨頭”,同期,英偉達上漲216%,Meta漲169%,AMD上漲105%,微軟漲51%。“最牛AI股”的名號就此打響,超微電腦創始人梁見后晉升億萬富豪,與黃仁勛、蘇姿豐一道成為引領本輪AI熱潮的三位華人。 而在AI浪潮掀起之初,超微電腦并不起眼。其股價在2022年的最低點為34.11美元,彼時市值僅18.93億美元,即便是到2023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其股價跟隨AI浪潮大漲,收盤價也不過是284.26美元,但今年不到兩個月,其股價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創下新高后大跌超20%,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為177.06%。同屬于英偉達產業鏈、AI純度很高的廣達也被超車。 市場認為,超微電腦今年股價狂飆,很可能和黃仁勛的布局有關。從股價走勢上看,超微電腦與英偉達呈現正相關。 “扶我青云志 我還萬兩金” 1993年的美國硅谷,英偉達與超微電腦先后成立,兩公司總部相距約16公里,僅15分鐘車程,兩個老板都出生于臺灣南部,相差五歲。 與黃仁勛從小便移民美國不同,梁見后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臺灣人,其畢業于臺北工專的電機工程科(臺北科技大學的前身)。工專畢業后梁見后赴美深造,再取得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電機工程碩士。 共同投身計算機加速運算,將兩人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據公開報道,兩家公司已合作超20年。 梁見后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1993年剛創業時,大家都不看好。我就是憑著一股信念,也要讓美夢成真?!?007年3月初超微電腦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以每股8美元的價格出售800萬股股票,共籌集6400萬美元。該發行價格遠低于當時股票承銷商預期的9.50美元至11.50美元。 此后的路依然不好走。2018年,盡管拿下了英特爾的大型數據中心采購訂單,超微電腦卻因交不出當年年報差點退市。這一年,梁見后向弟弟的妻子借了近1300萬美元,用來償還兩筆由超微電腦擔保的保證金貸款,會計員在審核過程中發現其財務報告存在“嚴重缺陷”,這導致該公司在當年8月23日被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發函暫停股市交易,彼時超微電腦表示將啟動退市程序。該消息導致其股價大跳水,觸及五年來的最低點。 期間,英偉達沒有放棄與超微電腦的合作。轉機出現于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生成式AI巨大的算力需求讓芯片供貨商英偉達成為炙手可熱的AI牛股,英偉達也不吝展示對超微電腦的重視,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贊其產品。 在出席2023年臺北國際計算機展(Computex)時,黃仁勛替梁見后站臺,兩人在舞臺上親密互動,梁見后摸頭確認其是否為真人,并向黃仁勛伸手要芯片…… 黃仁勛更是多次真情流露,公開感謝梁見后在英偉達創業初期的支持,表示兩人交情超15年,早在云端運算剛發展時,就一起打造服務器,“當時,除了梁見后之外,沒有人相信加速運算?!?/strong> 憑借在服務器領域的積累,配合與英偉達緊密的合作關系,超微電腦成為了AI行業里上升最快的公司。其股價從2022年底約90美元漲到最高1077美元,一年多時間內漲幅超10倍,并在2024年初加速上漲,截至發稿其市值440.5億美元,遠超一半的標普500成分股。 過半收入來自AI 超微電腦接住了“潑天富貴” 商人重利輕別離。超微電腦能長期穩居英偉達核心朋友圈,當然不僅是憑借舊交情。 更為關鍵的是,超微電腦定下全面轉向AI服務器的戰略,接下了生成式AI帶來的“潑天富貴”。 在競爭激烈的服務器市場,超微電腦很早便切入高速運算的賽道,并以“綠色運算”“模塊化服務器”作為其產品的競爭優勢,近年來其服務器大力向液冷路線轉型,在2023年推出液冷服務器,該項服務器技術也獲得英偉達的青睞。 梁見后預見,全球將有20%或以上的數據中心需要液冷架構有效冷卻AI服務器,“我認為液冷(liquid cooling)在不久后會變得更流行,主要是(客戶)節省整體成本與環境意識高漲?!睋㈦娔X介紹,從空調轉換到液冷技術后,可將數據中心營運支出降低40%以上。 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師Hans Mosesmann在20日將超微電腦的目標價從700美元一口氣上修至1300美元,并維持買入評級。根據FactSet調查,這是華爾街分析師設定的最高目標價,平均值落在745.47美元。 Mosesmann看好的理由便是,超微電腦成長前景看俏的關鍵是采納了液冷服務器技術,能為高速運轉的AI計算機降溫,“液冷技術對于克服AI云端運算挑戰非常關鍵,能為超大規模(hyperscale)云端服務鋪路?!?/span> 目前,該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與AI有關。超微電腦的2024財年第一財季(對應自然年2023年Q3)財報透露,其超過50%的收入來自AI相關的服務器。相比而言,其2022年全年,僅20%多的收入來自AI相關業務。巴克萊(Barclays)指出,除了一系列初創企業和云計算供應商外,特斯拉和Meta也是超微電腦的客戶。 梁見后去年發出員工內部信,強調AI服務器訂單接不完。他還指出,市場對AI需求強勁,公司正擴大美國、荷蘭等地產能,公司在馬來西亞及日本也都設有服務器生產基地,預計年底前要把4000臺AI服務器的月產能提升25%至5000臺。這意味著其服務器年產能可達6萬臺。 該公司預估,2024會計年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為止)的營收將自2023年度破紀錄的71.2億美元升至100億-110億美元,超越市場此前預估的84.2億美元。 美銀分析師近日稱,超微電腦的潛力巨大,AI服務器的市場規模遠大于華爾街的預期。在該分析師看來,服務器市場在過去17年中的歷史年增長率為5.5%,而在未來三年中,年均復合增長率可能達到50%。 吃下AI紅利的同時,超微電腦不免被人詬病過于依賴AI。韋德布什分析師馬特·布賴森(Matt Bryson)就表示,“我們不確定目前有利于超微電腦的一些因素是否可持續,例如,新興人工智能云需求急劇增長的長期性?!?/span> 當然,這也是許多受益于AI熱潮的公司面臨的問題,尤其是英偉達。 END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MIF(魔力果實創新獎)評委 下一個big thing將從汽車、能源、人工智能中走出 【啟明創投 王世雨】創新要切合場景 可持續增長成為核心要素 【眾為資本 徐薇】產業與科技的結合,是實現創新價值的必然路徑 【荒合資本 陳林樺】在確定性市場中 尋找創新的機會 【眾源資本 陳偉稼】創新就是創造增量價值 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加華資本宋向前】消費前景不變 創新是企業底層增長邏輯 【松禾資本羅飛】投創新,實際上投的是新舊產業替代 【澳銀資本胡艷】創投機構應該回歸真正的本源 【深創投陳楠】大賽道才會產生大創新機會 【高瓴創投 李艷】創新既需要技術驅動 也要有產業化路徑 【紅點中國 劉嵐】投資要有敬畏心 產品與技術是創業公司的法寶 【華映資本 王維瑋】創業者要把紅利沉淀為公司優勢 【碧桂園創投 牛若磊】持續關注新賽道上原創性高的創新企業 【紅杉中國 蘇凱】關注在技術和模式上的創新企業 …… 連線投資人 【復星創富聯席董事長:徐欣】產業背景深厚的科技投資人 【活水資本創始合伙人:許樂家】東南亞創投圈探索者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資深天使投資人、A輪學堂創辦人 【鼎興量子創始人:金宇航】成都新能源與新材料ToB領域資深投資人 【朗盛投資合伙人:李佳】科研出身,服務過百家生物醫療企業的早期投資人 【基石資本合伙人:楊勝君】產業背景深厚的硬科技投資人 【源碼資本董事總經理:王菂】智能制造、清潔能源的“發現者” 【藍馳創投合伙人:陳維廣】人新經濟早期投資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