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幾年,有關孫儷容貌的討論都不算友好。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將“如今的孫儷”與出演“甄嬛”時的孫儷進行比較。她的發型、眉眼、皺紋、身材、神態,仿佛身體上的每一處變化,都在表明“孫儷顏值下滑”。 出演《甄嬛傳》時,孫儷28歲。今年,孫儷41歲。 13年過去了,眾人還在回味“嬛嬛美貌,豈可辜負”,孫儷卻早已走出去很遠、很遠了。 ![]() ![]() 出道20年,孫儷仍覺得自己能成為演員,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跟做夢一樣”。 不光她,媽媽和好朋友在看其電視作品時,仍會忍不住感慨:“你說,你怎么就能當上演員了呢?” 找尋問題的答案,要將時鐘撥回到另一個夢想破碎的時刻——18歲時,孫儷離開文工團,卻沒能如愿成為一名專業舞者。 孫儷從小就喜歡跳舞。年幼時第一次被帶進排練廳玩耍,她就會很自然地走到把桿前,面對著鏡子附和音樂做表情、舞動身體。媽媽覺得女兒有天賦,送孫儷去少年宮學習舞蹈,從五歲到初中畢業,一學就是十幾年。 ![]() 孫儷童年照 對于舞蹈,孫儷是很熱愛的,因為表現優異突出,她時常會跟著藝術團出訪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演出,是弄堂里人盡皆知的“小小藝術家”,那時候她想,長大后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舞者。 循著這條路,孫儷初中畢業后報考舞蹈學院,不想考了兩次全都落榜,問理由,老師說她雖然腿長還可以,但是頭太大,看起來不協調,天生就不是跳舞的材料,學了也白費。 一句話讓籠罩在女孩頭頂上的光環徹底粉碎,一直被親戚夸“天資聰穎”的小藝術家,居然根本沒有跳舞的天賦,對于孫儷來說,這種否定無疑是徹底的“失敗”。 ![]() 孫儷(左三)在少兒舞蹈團 可孫儷還是想跳舞,向往得不得了。媽媽只好托人四處詢問,得知上海警備區戰士業余文藝演出隊正在招兵,只是宿舍地處偏僻,各項環境都很艱苦,恐怕不太適合女孩子闖蕩。孫儷聽后倒完全不擔心,興沖沖報名參加了考試,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她的臉上一整日都洋溢著笑容。 人人都知道當兵苦,但孫儷媽媽從未聽過女兒抱怨什么,打電話講起訓練生活,女兒永遠樂呵呵的,唯一的抱怨就是飯不好吃、還不允許吃零食。媽媽舍不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著一背包好吃的去找女兒改善伙食。 后來孫儷回憶,母女兩個人躲在沒人的角落偷吃一塊小蛋糕,應該是軍旅生涯里,自己做過最不遵守紀律的事情。 ![]() 孫儷少女時期 孫儷是很聽話的孩子,又或者說,在那樣嚴苛的環境里,沒有人會“不聽話”,鐵一般的紀律會讓人時刻警惕“規矩”的重要性,即使離開很多年,這份嚴謹、仔細依舊影響著她的行為處事。 當兵3年,孫儷參加過大大小小幾百場演出,因為表現優異,還曾榮獲二等功、三等功表彰。榮譽和舞臺療愈了日常訓練、排練的艱苦,也讓孫儷短暫忘卻了,在考舞蹈學校時,考官對她說出的否定。 未來要靠跳舞養活自己,她一直這樣想。直到2000年,18歲的她退伍,被分配到某高級酒店里當服務員,夢醒時分,她終于意識到,“舞蹈不會成為我一輩子的事業了”。 ![]() 孫儷《幸福像花兒一樣》劇照 得知工作分配結果后,孫儷并沒有去飯店報到,“那離我的專業太遠了”,她心里清楚,自己還是要去做一些和舞蹈演出相關的事情。 退伍后,孫儷一直靠拍廣告、當平面模特賺錢。2001年,孫儷去新加坡參加了一個選秀比賽,并成功獲得了亞軍獎杯。 當時的決賽評委是劉德華,演出結束后他還特意找到孫儷,詢問她是否有當演員的想法,并表示想邀請她參演電影。 ![]() 新加坡選秀后臺,劉德華評價孫儷 對于新人來講,“天王的肯定”是一個絕佳的走紅機會,現實是,比賽之后也確實有很多新加坡的經紀公司主動找上門,可孫儷選擇將這些全部拒之門外,那時她說: “我要離開新加坡,我覺得自己不屬于那里。” ![]() 孫儷是一個很勤奮的演員。這種“勤勞”不僅停留在不怕吃苦,踏實工作的表層意思,更精準地描述了孫儷心底對于“表演”這件事的韌勁與較真。 新加坡選秀比賽結束后,孫儷很快收到了海潤公司演藝部的邀約,對方以“海巖劇女主角候選人”為條件,邀請孫儷簽約,并安排了一場她和編劇海巖、導演丁黑的見面。 從新加坡飛往北京當天,航班因天氣原因延誤了3個小時,在機場等待起飛的時間里,孫儷買了一本小說以閱讀打發時間,而這本小說就是《玉觀音》。 命運時常會安排一些極具戲劇性的片段,后來孫儷說,應該是表演選擇了自己。 ![]() 孫儷出道初期 導演丁黑始終記得第一次見到孫儷的樣子,那時候她剛剛19歲,素面朝天,穿著一件白色上衣和牛仔褲,整個人看起來干干凈凈的,眼睛里盛著滿滿的靈氣。丁黑一眼就記住了這個女孩,在他看來,安心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單純、聰明,同時又很倔強。 但這只是導演的想法,在公司層面,孫儷并不是《玉觀音》唯一的女主角候選人。 當時一起爭奪“巖女郎”的新人演員有很多,公司為她們安排了大量表演課程,除了基本的聲、臺、形、表,還有跆拳道、射擊,開車等技能培訓。最終,在高強度的訓練面前,能堅持下來的只有孫儷一個人。 ![]() 孫儷《玉觀音》劇照 除了公司安排的“向外”課程,孫儷還做了許多“向內”的找尋。劇里的安心和孫儷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為使表演更立體,她詢問了周圍所有人對于角色的理解,然后做成表格一一理順。之后為了靠近安心“單身媽媽”的形象,她又拿著地圖滿大街找婦產醫院,體驗和觀察感受初為人母的心情。 2001年,孫儷作為演員的第一場戲,在麗江的一座吊橋上開始。導演丁黑坐在監視器前,看著她背著孩子從遠處走來。就這一個鏡頭,丁黑懸著的心瞬間落地,“這個女孩演戲能成”。 那是孫儷演藝生涯的起點,“勤”與“靈”,成為這個新人演員身上最閃亮的標簽。 ![]() 孫儷演藝生涯的第一個鏡頭 很多人都認為孫儷是天賦型演員。非科班出身,一出道就憑借海巖劇走紅,還曾受邀出演韓國歌手Rain的第一支中文歌曲mv,演藝道路上的每一部戲都是“響當當”的作品,在外人看來,這就是“運氣”加“天賦”得到的結果。 對此,孫儷深表同意。“老天真的眷顧我,它真的給了我很多。”她總是這樣說,而后又趕緊補上一句,“幸好我也沒有辜負這份眷顧”。 對于表演孫儷很有天賦。少年時她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12歲時父母離異,她和母親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母親一個人打兩份工把她拉扯大,個中心酸和艱難,不用詳說,也可體會。 并不順遂的成長經歷,讓孫儷從小就有察言觀色、揣度人心的能力,這種捕捉細節的本能,時常會幫助她一眼看見劇本角色的性格和底色,所謂“天賦”便是如此。 ![]() 孫儷《玉觀音》劇照 可這種“感覺”是不可控的,在表演中,錯位和錯誤都不可原諒,因此才需要用“努力”去驗證和表現對于角色的感悟。 《玉觀音》劇組的演員和工作人員至今都記得孫儷作為“安心”的日子: 每天最早上班,最晚收工,即使回到酒店休息,她也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遍又一遍地背臺詞、對著鏡子練習表情。 因為沒有學過表演,孫儷的表演沒有任何技巧。拍打針,要實打實地抽血;拍打戲,那就一遍遍地撞門、摔跤;拍哭戲,一條不行就再來一條,即使拍了十幾遍,等到導演再喊出“開始”時,她仍能對著鏡頭撕心裂肺地重新哭一次。 作為新人演員,努力和拼命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礎,然而這之外,孫儷勤奮的動力,其實更多來源于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 孫儷《玉觀音》劇照 孫儷始終記得一件小事,那時她在文工團,被選中作為領舞參與一場非常重要的演出匯演。她內心很驕傲,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即使不認真練習,也可以順利完成表演。 初次審查時,孫儷表現得并不好,下了舞臺,領導告訴她,如果下次審查還是這種水平,那就換人,不需要她上臺了。孫儷嚇得嚎啕大哭,回到排練廳瘋狂練習了一個禮拜,最終才保住了領舞的機會。 那次之后,孫儷深刻地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一定屬于自己的,“天賦”和“機會”都是上天賜予的短暫的幸運,如果不用勤勉“挽留”,它們隨時都會被收走。 這種感覺至今仍伴隨著孫儷,對于表演她始終不敢太自信: “我不是一個很有創造能力的人,所以必須要把整個劇本讀透,了解角色和其他人物的關系。中間不能斷,不能大改,不然我就全亂了。” ![]() 孫儷、佟大為《玉觀音》劇照 拍攝《甄嬛傳》時,孫儷有將近900場戲,光是劇本就有50多本。導演鄭曉龍擔心她太辛苦,為她準備了2個替身演員,132天以后全戲殺青,她一次都沒用過。 《甄嬛傳》的編劇王小平第一次看見孫儷,就是在劇組酒店的房間里,孫儷連外套都沒來得及脫,就抱著厚厚一沓劇本跑進來,問她能不能聊一下角色,打開劇本,上面滿滿當當全是孫儷做的批注,字數比臺詞都多。 ![]() 孫儷《甄嬛傳》劇照 后來,鄭曉龍、王小平又和孫儷合作了《羋月傳》,再一看劇本,標注更多了。 對比甄嬛,羋月的一生更具傳奇色彩,劇本體量更大,孫儷提前兩個月就把所有臺詞都背了下來,還到復旦大學請歷史系的教授講解先秦歷史。 ![]() 孫儷、劉濤《羋月傳》劇照 進組拍攝《羋月傳》時,孫儷的女兒“小花”剛剛出生4個月,她進組工作5個月,因為擔心破壞角色感覺,她只回家看望過女兒2次。 她近乎是以最笨拙的努力方式,保護著自己感知角色的天賦。她不愿將努力稱之為“敬業”,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對比之下,她更習慣自評勤能補拙: “每次一聽到別人說「孫儷出品,必屬精品」我都頭皮發麻,一部戲的成功應該是所有人的功勞,我只是做了一個演員應該做到的。” ![]() 孫儷《羋月傳》劇照 ![]() 盡管已經過去13年了,很多人在提起孫儷時,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甚至唯一的標簽,仍然是“甄嬛娘娘”。 2012年,《甄嬛傳》首次播出,一夜爆紅。在之后的日子里,這部電視劇以千百種形式活躍在互聯網上,經久不衰,常看常新,一度被認為是“國產宮斗劇天花板”。 作為“甄嬛”的扮演者,孫儷憑此收獲了事業的新高峰,同時也囿于其中——此后,孫儷出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免不了被拿來和“甄嬛”比較,就連孫儷本人也逃不過。 ![]() 孫儷《甄嬛傳》劇照 “在所有出演過的角色中,你覺得哪一個最接近你本人?”在某次采訪中,主持人問到。 “肯定不是甄嬛。”孫儷斬釘截鐵。 快速地否定不代表著急撇清,而是在孫儷看來,自己與甄嬛的區別顯而易見。 在戲中,甄嬛一生都困于紫禁城里,頭頂是四四方方的天,腳下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深宮長街。17歲時,她真心愛過皇上,不求封號地位,只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只可惜最是無情帝王家,日后種種過錯、錯過,讓她一生都在愛而不得、戰戰兢兢。 雖然人人都稱甄嬛是“大女主”,但拋開劇本的“爽文”框架,細看人物,甄嬛的本質仍然是一個喜怒哀樂、榮辱成敗都依附男人寵愛的女人。 ![]() 孫儷、陳建斌《甄嬛傳》劇照 戲里的甄嬛一生都在為別人活,出身、進宮、淪為廢妃、重回皇宮,她始終“沒得選”。這明顯不是孫儷面臨的處境,她其實很擅長自己做決定。 孫儷不太容易被環境左右,“我是一個很自我的人”。《甄嬛傳》播出后,正處于事業上升期的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周圍人都勸她不要那么著急結婚生子,可孫儷并沒有過多的糾結: “我特別喜歡孩子,也很期待成為母親。當時想,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以后不做演員了,我可以接受。” ![]() 孫儷與兒子等等、女兒小花 事實證明,那個“最壞的結果”沒有發生,兒子等等出生后,孫儷產后復出接拍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辣媽正傳》,憑此她斬獲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杯。 孫儷沒有刻意地讓自己活成“大女主”,她只是遵從內心,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對于做下的任何決定我都不后悔,也不害怕犯錯。我一直往前看,越來越相信,只要把自己做好、修煉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孫儷、張譯《辣媽正傳》劇照 《甄嬛傳》之后,每年有超過300個劇本遞到她眼前,但真正能吸引她的寥寥無幾。她不喜歡重復,所以甄嬛之后,她拒絕了所有清宮劇的邀約。期間,她也曾嘗試為了迎合市場接拍一部自己并不喜歡的戲,結果整個拍攝期間她都無比焦慮,整夜失眠。 這次非常糟糕的拍戲體驗,讓孫儷記憶深刻。那之后她告訴自己,接拍的每一個角色必須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樣即使失敗,也不遺憾。《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如是,《安家》中的房似錦、出演電影《影》亦是如此。 “我一直走得很慢,一年一部戲,有時候兩年一部戲。”孫儷說,自己從來不為“曝光率”糾結,“戲多戲少都是自己愿意的”,做事情還是要遵從自己“心”的選擇。 ![]() 孫儷《影》劇照 時至今日,有關《甄嬛傳》是否會成為孫儷演技巔峰的討論仍在繼續。孫儷理解觀眾喜歡比較的心理,同時又不太認同所謂“演技巔峰”的解讀。 人生是一段很長的旅途。80歲再回頭看“甄嬛”,她想,那也不過只是普通的一站。 ![]() 2021年電視劇《理想之城》播出后,對于孫儷容貌、形象的爭議幾次沖上互聯網熱搜。 這一年,孫儷38歲,面對輿論反復爭論的“少女感”,她感到很詫異。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她說:“一個每天花兩三個小時來捯飭妝的人,和一個每天花5分鐘刷牙、洗臉就要出門的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甄嬛和蘇筱的區別。 ![]() 孫儷《理想之城》劇照 在孫儷看來,《理想之城》中的蘇筱,就是一個每天都周旋在生活與生存之間的普通人,那她要呈現的,理應是一張普通的臉。 這張臉是未曾經過“精修”的,是有皺紋、有缺點,卻很真實、極具生命力的樣子。也正因如此,孫儷選擇素顏出鏡,她并不懼怕輿論對自己容貌的討論,在娛樂圈里,她是為數不多直白表達不喜歡“少女感”的人,在她看來,那是對當下的否定。人都會變老,那都是不能避免的,她選擇坦然接受。 “我從前覺得40歲是非常恐怖的年紀。但真的走到那里才發現,會有別的東西托住你,讓人不懼怕任何改變。” 而對于孫儷來說,這個穩穩托住她的東西就是“家”。 ![]() 孫儷、鄧超一家四口 父母離異后,孫儷一度很怨恨父親。聽說父親下崗后沒有工作,生活處處不如意,她本以為自己會很開心,可當真的看到頭發花白的父親佝僂著腰干體力活時,她還是會當街痛哭。 她曾以為“恨”是自己無法原諒父親的理由,直到認識鄧超,即將組建自己的小家庭時,她才恍然發現,有愛才有恨。 所以,孫儷釋懷了。她主動和父親打開僵局,在取得媽媽的同意后,她還出錢為父親、繼母一家買下新房子,承擔同父異母的妹妹所有學費。 “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但「愛」會讓一個人獲得真正的寧靜。” ![]() 童年孫儷與媽媽合影 人到中年后,孫儷尤其看重“靜”的力量。在不需要工作的時間里,她將自己全部交給生活。 她樂于嘗試一切新鮮事物。毛筆字、瑜伽、中醫、閱讀、養生……這些愛好都很“慢”,可以給予她深呼吸的時間,“人還是安靜一些好,安靜可以幫助人更了解自己”。 孫儷有一個“神奇的本子”,里面記著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從前本子里只有她個人的工作、生活,后來又加上了“鄧超的日程”,如今又多了兒子等等、女兒小花的事情。 孫儷很滿足這種被“家”填滿的瑣碎日子,熱氣騰騰的,讓她覺得自己實實在在地活著、愛著。 那是她人生的“底座”,哪怕外面已經狂風大作,只要“底座”還在,那她就永遠不必擔心自己會隨風消散,工作、生活,都是如此。 ![]() 還是要過一種安穩的、安靜的、安心的生活。孫儷再三強調。 若要問她為何如此執著“平穩”的狀態,她又很難用只言片語解釋清楚。 答案理應是龐大且復雜的,以至于孫儷要走完這緩慢的一生,才能給出一個并不精準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