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訴:“小弟”不飽滿,難起,時間短暫,最長3分鐘。 伴有:尿頻尿急,尿黃尿道灼熱,腰膝酸軟,口苦,心煩易躁,還怕冷 看舌苔黃膩,用龍膽瀉肝清濕熱,六味滋陰,反復不除根,且越用越虛? 來看這個舌象: ①舌中根處黃膩苔,確實是濕熱重。但要注意苔屬于黃中帶白的,不是純黃色。 ②舌兩邊不對癥,鼓脹,一大一小,說明肝氣不暢,肝氣郁結。 像這種情況,多是肝郁日久,橫犯脾胃,導致脾虛生濕,日久生痰,流注下焦。痰屬陰邪傷陽,導致腎陽虛。且痰性粘稠,阻礙陽道,導致“小弟”難起,不飽滿,時間短。 痰濕日久再進一步化熱,形成濕熱。舌苔形成白中帶黃或黃中帶白,這個根據化熱程度來看。 龍膽瀉肝、六味雖清濕熱、滋陰補腎,但只解決了標。且藥性寒涼、滋膩,越用越會導致脾虛生濕,腎陽不足。 這種情況,應先疏肝健脾,再搭配上祛濕熱藥。肝脾健了,濕熱沒了,舌苔轉白了,再補腎 參考: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散結消痞)+茵陳五苓散(清熱利濕)+金匱腎氣湯(補腎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