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虛”其實分心肝脾胃腎的十六種虛。 虛就是臟腑氣血陰陽虧損。《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就是說人體正氣不足,臟腑功能減退了,就會出現虛證。人虛了,病就來了。所以,身體一旦“虛”,就要馬上開始進補。但要先辨證是五臟六腑的哪種虛才能對癥補。 腎虛證(腎氣虛,腎陰虛,腎陽虛) 肺虛證(肺陰虛,肺氣虛) 心虛證(心氣虛,心血虛,心陰虛,心陽虛) 脾胃虛證(胃陽虛,胃陰虛,胃氣虛,脾陽虛,脾氣虛) 肝虛證(肝血虛,肝陰虛) 16種“虛” 對癥的治療 ①腎虛辨證 腎氣虛表現:神疲乏力、小便頻數、遺尿、男性功能差、女性白帶清稀,舌苔淡白。 方劑:腎氣丸 腎陽虛表現:腰膝酸軟、耳鳴頭暈、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陽痿、尿清、舌淡胖。 方劑:附桂八味丸,右歸丸 腎陰虛表現:頭暈耳鳴,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尿黃便結,舌紅少苔少津。 方劑:六味地黃丸 ②肺虛辨證 肺陰虛表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燥聲嘶,干咳無痰少痰,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 方劑:百合固金湯 肺氣虛表現: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自汗,咳喘無力,痰多清稀,苔薄白。 方劑:補肺湯,玉屏風散 ③心虛辨證 心氣虛表現:心悸氣短,面色淡白,難以入眠,舌苔白質淡。 方劑:養心湯,炙甘草湯 心血虛表現:心煩健忘,心煩不寐,唇指甲淡,舌質淡白。 方劑:四物湯 心陰虛表現: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唇燥,咽干口苦,舌紅少津液,無苔或薄黃苔。 方劑:補心丹 心陽虛表現:心胸憋悶或痛,氣短怕冷,面唇青紫,舌質淡胖,苔白。 方劑:保元湯 ④脾虛辨證 脾陽虛表現:面色蒼白,食后腹脹,尿清便溏,浮腫尿少,舌淡苔白滑。 方劑:理中丸,小建中湯 脾氣虛表現:面色萎黃或蒼白,腹脹便溏,肢體倦怠,氣短懶言。 方劑: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 ⑤胃虛辨證 胃陽虛表現:胃痛泛酸,嘔吐逆氣,四肢厥冷,舌苔白滑。 方劑:良附丸 胃陰虛表現:口渴咽燥,饑不欲食,大便干燥,干嘔呃逆,舌紅少津。 方劑:益胃湯 胃氣虛:口淡無味,不思飲食,胃脘微悶,舌質淡。 方劑:補中益氣湯 ⑥肝虛辨證 肝血虛表現:頭暈眼花,兩眼干澀,視物模糊,脅痛,經量少或經閉,舌質淡白。 方劑:四物湯 肝陰虛表現:頭痛目赤,潮熱盜汗,唇燥,咽干口苦,舌紅少津,苔薄黃。 方劑:大補陰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