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中醫是不是沒落了?中醫是否沒落,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不算,事實才是最好的證明,什么是事實?就是新冠這幾年,中醫的參與度,很多人都能切身感受到。 但不得不承認,中醫的輝煌,確實大不如前,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越來越高,病卻治不好了,是真的治不好嗎?不是,是人心變了而已,當醫者追求的目標變成了利益,又如何能治得好病呢? 我行醫四十多年,一直堅守這樣一個原則,能食療絕不吃藥,能吃藥絕不手術,在擁有同等功效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便宜實惠的藥材。所謂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我不想成為誰的救世主,只想保持一顆醫者的初心。 散結醫案 ![]() 年前門診的一位患者,查出甲狀腺結節3級,伴乳腺結節2級的患者,去年她在醫院已經做了一次乳腺手術了,但現在結節又復發了,這回還是2個。 她對我說:大夫,西醫都治不好,中醫確定可以治好嗎? 刻診:發現她的結節質地堅硬,按壓時不痛不癢,能上下活動,晚上睡覺易做夢,下午哈欠連天,身體疲倦,總感到累,舌苔白膩。經過多年經驗來看,我判斷這位女士為氣滯血瘀導致的結節。 辯證后開方: 烏梅、茯苓、半夏、陳皮、生姜。 ![]() 結果如何? 患者回家后服用一周,反饋現在晚上睡覺不怎么做夢了,一覺可以睡到天亮,白天的精神也有所好轉,也不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了。 患者看到了希望,調理的同時遵醫囑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就這樣,先后調方3次,堅持服用幾個周期后,她的不適癥狀全都消失了,去復查顯示結節已消散了。 ![]() 這是因為什么? 所謂的結節,說白了就是體內的“垃圾”將其給堵塞了,什么垃圾呢?如:痰濕、淤血、寒濕等,垃圾又是從哪來的呢?那是因為脾虛了,從而導致原本運化積聚在體內的東西停滯不前,堵塞經絡,最終凝結成結節囊腫。 所以我的散結的思路是: 烏梅+茯苓——祛濕化痰。有痰中之王的稱號,將藏在體內的深層頑痰給拔出來。 半夏+陳皮+生姜——理氣健脾。可以幫助脾胃運化,生成氣血,氣能推進水濕等物質。 ![]() 提到烏梅,它雖然皺巴巴的,又黑又丑,卻因酸甜的口感為很多人喜愛,很多人知道它是零食蜜餞,卻少有人知它的藥用價值,它可是結節的“天然克星”,能夠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經過合理的搭配,能夠抑制化掉痰濕垃圾,改善體質。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款烏梅為主的代茶飲,制作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2味藥,有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的人可以常喝! ![]() 烏梅甘草茶 【食材】 取烏梅肉5個、甘草3-5克,根據口味準備適量紅糖 【做法】 將烏梅肉和甘草洗干凈,放入鍋中,添加大約1L的清水,大火燒開后轉為小火煮15分鐘后關火倒出,可在杯中加適量紅糖,用代茶飲沖泡。 【功效】 烏梅能夠收斂固澀,益氣生津,有祛死肌除惡肉的作用。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的生長。本茶具有緩解息肉、結節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烏梅性寒,每周喝2-3次即可,不要過量。 每個人的體質和癥型都是獨特的,因此對于中藥的用法和用量,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傳播中醫文化、傳承中醫衣缽,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