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向陽 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 ![]() 維吾爾書法, 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回鶻字母, 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粟特文, 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回鶻文,是公元8至15世紀高昌回鶻人轉用粟特文創制的一種文字,用以書寫回鶻語。 而粟特文字母來源于敘利亞的阿拉米字母,阿拉米字母(英語:Aramaic alphabet),又常被譯作亞蘭字母。 ![]() 亞蘭文字,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亞蘭是在古伊朗位置的國家,和蘇美爾等是同來源。 亞蘭文字,是一種源自北方閃米特字母的輔音音素文字,其真實來源自腓尼基字母。 ![]() 腓尼基字母,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腓尼基字母是書寫腓尼基語與其子系布匿語的一套字母,約在公元前1050年出現,屬于閃米特語族的文字,原則上不標注元音,由右到左書寫和 閱讀。 腓尼基語本身甚至有牛耕式書寫。 腓尼基銘文曾在考古遺址中發現,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邊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魯斯(今黎巴嫩)和迦太基(今突尼西亞)。 腓尼基字母可能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來。 ![]() 原始迦南字母,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而原始迦南字母可能起源于同樣不標注元音的古埃及圣書體。 現在的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而其中,拉丁字母又起源于希臘字母)。 ![]() 圖片本作者拍攝于2023年 原始迦南字母保留了古埃及圣書體的象形表意,然而演化成腓尼基字母后,有些字母的意思已經改變了。 根據作者本人的判斷古埃及圣書體來源于古老的中華文字。 目前在學術界,中華文字只談到3000多年的甲骨文,其實這個是非常保守的斷定。中華大地目前萬年前左右的文字已經考古發現。 ![]() 湖南常德澧縣彭頭山文字,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湖南常德澧縣彭頭山發現一萬年前左右的文字(考古確定遺址為9500年至8100年前),我們專家通常把自己的文字稱呼為符號,把古埃及的符號稱呼為文字,這個是接受了西方的影響,沒有自信心的表現。 ![]() 三種文字的比較 另外中國彝族文字也有萬年歷史,彝族來自古蜀國,而古蜀國統治者是黃帝家族,是黃帝兒子昌意的后代。彝漢一家。 黃帝的孫子顓頊在四川雅安滎經縣六合鄉星星村出生,去河南接大伯少昊的帝位后,封自己的兄弟(昌意的其他兒子)在四川世代為侯。東晉《華陽國志 · 卷三》 記載:“蜀志蜀之為國,肇于人皇,與巴同囿。至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陽,是為帝顓頊;封其支庶于蜀,世為侯伯”。 ![]() 水族水書,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 另外中國水族的文字也非常古老,早于甲骨文。水族現居住在云貴高原,但是水族的老家是河南商丘睢縣,而商丘是我們萬年前老祖先燧人氏隧明國所在地。 我們現在常常把萬年前的年代說得很落后,其實不然,燧人氏年代的燧明國有自己的都城,有都城的時候還有多原始?大家自己腦補一下。 另外我為什么會說“古埃及圣書體來源于古老的中華文字”?這個原因我在這里暫且不說,因為要說明白,需要寫成一本書,不是三語二言可以說清楚。我相信很多沒有自信心的人會為此拍磚。 我把上面的內容歸納一下: 遠古華夏民族文字→ 古埃及圣書體→ 原始迦南字母→ 腓尼基字母→ 北方閃米特字母→ 亞蘭字母→ 阿拉米字母→ 粟特文→ 回鶻文→維吾爾族文 從文字的傳播變化過程,可以了解到“西去西來”的情況。站在中國的位置,“西去西來”是一把遠古歷史的鑰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