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角留紅法,這一篆刻藝術中的獨特手法,其實質在于在印章的對角位置巧妙地留下一塊紅地,使得印章在黑白之間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韻味。這種手法的運用,不僅考驗篆刻家的技藝,更體現了其對于藝術的獨特理解和深厚造詣。 以“司馬之璽”為例,此印中“司”與“璽”兩字逼近邊欄,留下的空余較少,形成了緊湊而有力的布局。而“馬”與“之”兩字的兩角則遠離邊欄,巧妙地留出了一塊空闊鮮明的紅地。這種紅白相間的布局,使得整個印章在視覺上更加和諧,同時也增添了一種靈動的美感。 再如趙之謙的“北平陶燮咸印信”一印,更是將對角留紅法發揮到了極致。其中“平”字右下角的留紅,與“印”字末筆往右斜拉而讓出的一大塊紅地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這種大膽、夸張的手法,不僅體現了趙之謙的高超技藝,更展現了他對于篆刻藝術的獨特理解和創新精神。 對角留紅法的印章眾多,每一方都充滿了藝術氣息和獨特魅力。這些印章在氣度上不凡,風度上翩翩,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運用對角留紅法時,留紅的大小可以不等同,紅地的形狀也可以靈活多變,方、圓或其他不規則形都可以。而留紅的位置則大部分在角,但也可以在筆畫的凹讓處,這種變化使得對角留紅法更加豐富多彩。 值得注意的是,對角留紅法與“對角虛實法”有著根本的不同。前者側重于沒有筆畫的空地對應,一般指白文印;后者則是指筆畫少而稀的對應,既有白文也有朱文。這兩種手法雖然都是篆刻藝術中的重要手法,但在運用和效果上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對角留紅法更注重紅白之間的對比和和諧,而對角虛實法則更注重筆畫之間的呼應和變化。 對角留紅法在篆刻藝術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它不僅是一種技巧的運用,更是一種藝術的理解和表達。在未來的篆刻創作中,我將繼續運用對角留紅法,探索更多的藝術可能性,為篆刻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