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更習慣圖文閱讀的形式, 以下正文是音頻的文字版內容。 一個悟到了的人,ta既是鋼的也是柔的,所謂“君子不器”,就是ta不會被任何的形態鎖定,ta是自由的,這來源于ta擁有了足夠的安全感,這個安全感并非是完全外界的物質,主要是ta內在的豐盈,所以ta不會依附于任何外在的事物。 在ta這里不會感覺到傷害,也不會感受到欺騙,更不會覺得被辜負,因為你會發現ta所有的起心動念,不再是為了那個占有或者依賴,外界能給ta的都只是錦上添花,因為ta本自具足。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所以真正厲害的人也絕非是因為ta們讀了很多很多的書,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ta們的純粹,因為純粹,ta就可以一心而入,所以呢,ta就很容易得到內在的指引,那么ta的智慧就很容易被充分的開發了。 所以智慧不是來源于填塞了多少的信息,吸收了多少的知識,而是在于我們與內在的心有多緊密! ta人的目光就是你的牢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太關注別人的評價,就相當于隨時隨地把自己活在別人建構的牢籠之中。 我們人生中很多的痛苦是來自于別人的說法,別人的看法,只有少數的痛苦是由我們自己帶來的。 當我們去追求別人的認可,渴望獲得別人關注的時候,我們就把生命的主動權交到別人手里了。 要看到這些所求背后的實相,看到自己的匱乏,要打破那個虛假的自我,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地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你的痛苦就會減少,你就會越來越自由、越灑脫。 一個人要想強大,既要打破自己思維的牢籠,也要打破別人目光的牢籠。 每個人天然都是有覺性的,只是因為后天的熏習,我們陷入在了頭腦思維的這個自動程序當中,暫時的失去了和覺的鏈接。 沒有了這個觀察者的覺照,我們就會淪為情緒的奴隸,你想的、你做的,都只是一種程序反應而已。當你嘗試用觀察者視角去看到那些固有的習性,那么習性的根基就不穩了,你就擁有了反思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候,你才真正的知道你在干什么,你在想什么,你產生了什么念頭,你產生了什么情緒,你內在覺知的力量被喚醒,你就能夠看護好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能夠把握因果的規律。
|
|
來自: 獵戶ywysh4sdg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