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個很常見的話題: 班級的學科老師向班主任告學生的狀,該如何應對? 不像以前,學科老師要跟班主任說班級的事情,是一定要找到班主任面對面說的。現在就是一段話、一段語音、一張照片,學科老師的“告狀”馬上抵達。 下面幾點,是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1、一定要有這樣的前提假設:學科老師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才跟班主任來說的。肯定是到了不得不說的地步,甚至到了奔潰的地步。 每一個老師都要體面的,大致上不會冒著“課堂上連學生都管不住“的風險,在自己同事前面暴露自己。 所以班主任先不要著急想“怎么這個學科老師課堂管理能力這么弱啊,總是要我出面”。而應該理解并且學科老師,可以跟科學老師說:實在不好意思,這些調皮的娃……。 2、如果學科老師比班主任年輕,甚至是剛剛出道的新老師。那么班主任是可以給學科老師講講一些課堂管理技巧的。 但是如果學科老師比你年長,還管不住學生。此時最好不要“傳授心得”。而應該展現出班主任要與學科老師一起解決問題的姿態。可以有針對性處理一批學生,處理完畢之后,跟蹤一段時間,看看學生有沒有改變,此時可以問問學科老師最近這些學生表現怎么樣。有的時候,你出手多了,學科老師心里明白的,也會加強管理的。 3.班主任要創設學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機會。 這個相處機會,不是指學科老師過來批改作業。而是班級有活動的時候,邀請學科老師來參與。 在班級活動中,學科老師與學生接觸了,自然會拉近師生關系,一旦拉近師生關系,學生感覺老師好像也挺好的,上課自然會更加專注。有的時候,為什么一些學生會在一些學科老師的課堂上胡作非為,可能的原因是學科老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很遠,老師講的話學生壓根就不聽。 送節日祝福的時候,我建議班主任讓一些平時讓學科老師頭痛的學生,去給老師送祝福。 4.班主任也應該是學科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有時學生在學科老師的課堂搗亂,是有一些家庭原因的,或者家長出面一下也會有效果。 此時班主任要做這個中間人。來一個班主任、學科老師、學生家長的三方會談。 三方會談一般會很有效,家長看架勢,肯定知道自己孩子問題了。也正如上面說的,學科老師是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實意一起解決問題。 所做一切,就是一個目的,與學科老師一起形成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