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文夢筆第1368篇 ![]()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和董傳留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其意思是說:飽讀詩書的人擁有光彩奪目的氣質,只有書籍可以讓人走得更遠。 讀一讀《和董傳留別》原文:“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和董傳留別》譯文:“平日里穿著粗制的絲織品和粗劣布衣,所有學問都在胸中氣質高雅光彩奪人。厭倦了陪伴著老先生過清淡的苦日子,立志要跟隨舉子們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口袋里沒錢就不去置辦那些高頭大馬,只用眼睛看那目不暇接的“擇婿車”。高中皇榜時就可以向世俗的人夸耀了,詔書上如鴉黑字一定會寫著你的大名。 從詩意上理解:“此詩首聯寫董傳粗絲綁發,粗布披身,贊揚董傳雖然貧窮但勤于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常人;頷聯寫董傳倦于從師學禮,忙于溫書應考,表明董傳的志向不甘心過貧苦的日子,希望通過科舉出人頭地;頸聯用兩個典故鼓勵董傳,雖不能像孟郊那樣騎馬看花,但卻有機會被“選婿車”包圍而眼花繚亂;尾聯承上繼續鼓勵董傳,希冀董傳能夠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以夸世俗。” ![]() 2017年,我們家庭被江蘇省評為《最美家庭》《書香家庭》。對于書香家庭的理解:應該說:“泛指有知識、有品德、有修養的傳統家庭,且家庭成員喜愛閱讀,閱讀學習氛圍濃厚的家庭;家庭成員熱愛閱讀,具有良好讀書習慣,能夠學以致用,并積極參加各種讀書活動;家庭有一定的支出用于購買書籍、訂閱報刊等,有一定藏書數量;家庭成員的讀書之風在鄰里、社區、村鎮或工作單位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能夠鼓勵、帶動周圍群眾閱讀;家庭成員關系和諧、遵紀守法、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樂于向社會捐獻或開放個人藏書,社會效果明顯。” 喜獲《書香家庭》這個榮譽之前與之后,我們家都把讀書視為不僅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還可以提升修養,涵養氣質。所以,我們家,好讀書,讀好書早已形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之一。縣閱讀辦及社區勉勵我們家要樹立家庭閱讀榜樣,大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引導更多的人浸潤書香,暢享書韻。 ![]() 讀書,不管怎么說,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類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徑。讀書,可以用十指去尋找美,用眼睛去發現美,用頭腦去領悟美,用心靈去感受美。 我們這個家庭在很早以前,就把“共同讀書、共同學習”作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拿妻子來說吧,她從不愛讀書到喜愛讀書,以前麻將是她的喜好,飯碗一丟就上麻將桌,有時晚上連著夜。后來,在家庭讀書氛圍的感召下,開始讀書,越讀越過癮,以至現在不但讀書,而且閱讀一本書后,還經常討論讀書體會,他深深體會到,讀書的確給她本人及我們這個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讀書對于我們家來說,讀到好書,享有無限樂趣、幸福與快樂!現在,我們家每天都能抽出一兩個小時到書房,關閉手機,關閉電腦,關閉電視,打開一本書,靜靜地閱讀,讓閱讀成為我們家的共同愛好和習慣。 我們家兒子兒媳、孫子雖然身居異地,但我們會經常囑咐他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與書為友,在書香的浸潤下形成濃厚的“書香氛圍”。因為有讀書的好家風,兒子兒媳學業有成,工作順利,生活樂此不疲。在書香熏陶下,孫子從小就醉心于閱讀,熱愛學習,在高考中更是發揮出色,985,西工大奪魁! ![]()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香家庭”,就應該培育優良家風,提升文化素質和精神涵養。我們家始終以“世上幾百年,傳家無非是積徳行善;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修心”這一句良言為訓。 著名的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冰心說,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確,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享受一次精神的饕餮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如同駛上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馳向無限廣闊的生活的海洋。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它記錄了人類千百年來的每一點進步,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掌握各個時期、各個方面的知識,這就是讀書的真諦。高爾基認為:“只有知識才是力量。” ![]() 耶魯大學的校長海德雷說:“在各界做事的人,無論是商業界、交通界還是實業界,都這樣對我說,他們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學學院培養的、能善于選擇書本、能活用書本知識的青年。而這種善用書本、活用書本能力的最初培養,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備各類書籍的家庭中。” 培根曾有過“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他這樣詮釋了知識的重要性,“人類知識和人類的權力歸于一點,任何人有了科學知識,才可能駕馭自然、改造自然,沒有知識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 ![]() 哲學家告訴我們:人“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錢,而是由于缺乏想象和觀念。柏拉圖在兩千多年前就斷言:“知識是一切能力中最強的力量。”雨果在《悲慘世界》里提出:“人類只應當受知識的統治。” 古語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今天,這句話仍不失其閃光點,固為學習知識是永不過時的真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每天抽出時間來讀書,一定會為工作、生活帶來精神上的收獲。我一直很喜歡這么一句話:“讀書·豐富人生,寫作·成就夢想。” ![]() 說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我更喜歡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的詩作。盡管這些詩句都表達了,讀書帶給人的不同結果,而致遠的書香卻已經是人們心靈深處,盛開的那朵永不凋謝的智慧之花了。作為知識的載體,書籍也是人類記憶和想象的延伸,潛藏著無限的可能。書海里,有遠比眼中更生動的風景。品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對話:順境時,給你清醒;迷惘時,給你希望;挫折時,給你信心;追夢時,給你力量。以書籍為燈塔,人們不斷開掘、延展生活的光譜。因為閱讀,許多人超越庸常,積蓄了向上的力量。 ![]() 特別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