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了解不知道,上香還有這么多講究。 1、口舌香 香意:七日內有兇人來爭是非,有口舌之災 火星是神來的表示香,龍行香,催命香,疾病香,災禍香,交易香,大功場香,金母香,九天真香,長生香,化厄香,金蓮花香。 2、成林香 香意:行功立德,自有護法,行善積德,自有天相 3、催供香 香意:三日內有祖師來收香,急獻好香于廟堂 4、增福香 香意:十日內有吉祥如意之事 香尾怪字香,遭殃香,惡事香,盜賊香,道友香,祖師賜福香,金母賜福香,中天真香,天地香,千金香,獻瑞香, 斷香(象) 5、天地香 香意:天地采香,急焚香火 6、功德香 香意:功行全備,神靈默佑 7、增祿香 香意:月內必有高遷之喜 72香譜其實是在24和48香譜上再精細的版本,屬于后天虔誠焚香后的眾生使者發現后記錄流傳下來的。燒香不是一大把焚燒就是好,也不是越大的香越靈驗,上香不在乎多少,而是看心,心誠則靈是不變的法則。所以,燒香時只需三支足以。點香時凈身洗手,插香時內心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供養法,正而不邪,凈而不染。如此,才是文明且圓滿的燒香供養。 本人再次提示大家,我呢,并不熟悉看香文化和術數,任何術數都是“心易”之法。看香的術數機理,并不是我們熟悉的易經的方式。只是有人用“看香”作為“引子”來看人斷事,厲害的是人,而不是“香”。 比如一個人的家人生病了,來看香,可是呢,并沒有出現與“病”有關的香意,那要怎么斷呢?所以主要是人,高手達到一定境界之后,“武器”可以是任何東西,三根香,一根樹枝,幾片樹葉……走的是“梅花心易”的要領。而為什么選擇看香,香氣縹緲四溢,有“通靈”的啟發,也就是說會有助于“心易”的激發。這是我的一家之言和看法。僅供大家參考閱讀。 上香禮儀與上香略要 上香禮儀始于何時可能尚無確切的考證,但據文獻記載,至少西周時已有上香的習俗了。古人重祭祀,考慮到神明高高在上,如何能夠享受到人間的祭品呢?根據“火性炎上”,通過火的焚燒,氣味隨著煙飄飄向上,神明就能享受到祭品的美味了,故此很早就有了“燔柴”的祭祀方式。燒香也是根據這個原理而來。后世道教重燒香,正是對先民祭祀文化的繼承。 香的名堂有多種,最著名的是太真天香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清靜香、自然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燒香之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供養諸神。香云繚繞,騰空供養,供養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諸神。 (2)傳誠達信。所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里來。一誠通天界,諸真下瑤階。”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說明了這點:道是由心去學的,而心意要借香煙來表達,當香在玉爐內焚燒時,我們的心也隨著香煙吹入黃金殿內,飄至白玉階前。群仙真圣紛紛駕起仙車,旌旅簇擁著下降道場,我們心中的愿望也就可以奏達九天之上了。 (3)召亡返魂。我們做幽事道場時,又可通過焚香攝召亡魂,有謂:“以此真香攝召請,當愿亡者悉遙聞”。又謂:“一柱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歸”。全真儀范中有“一柱返魂香”而廣東〈散花科〉中更有:“三柱返魂香”之說:“一柱返魂香,徑通三界路……”;“再柱返魂香,直透幽冥府……”;“三柱返魂香,飄渺通十殿……”。 (4)清靜身心。受過戒的老修行都曉得《受持諸品咒》中有“上香時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的說法。重陽祖師有詞曰《踏莎行?詠燒香》:“身是香爐,心同香子,香煙一炷分明是,依時焚透昆侖,緣空香泉裊祥瑞。” (5)辟穢除邪。由于香煙有芳香空氣,殺滅病菌的作用,故古來就用作“空氣清新劑”,有瘟疫之時更作為“空氣消毒劑”而大派用場,廣東至今仍有地方保留著每年舞“火龍”的習俗,就是為了紀念百余年前一場瘟疫中有位道人教他們用干草扎成長長的草龍,上面插滿香,點燃后圍著整個村子繞幾圈,及時遏制了瘟疫蔓延的功績。 (6)與人祈福。 總結說來,燒香的意義就在于它是神、人、鬼三者溝通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中介,我們通過燒香,與神、與人、與鬼都結了善緣。故此說:“九天之上,惟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 本文出自靈遁者易學大成書籍《樸易天下》。 靈遁者,原名王銀。中國獨立學者,1988年出生于陜西榆林市綏德縣,現居西安。 藝術家,國學起名師,作家。 2005年開始創作,至今已有10余年。其作品以樸素,深刻,具有洞見性和想象力,在各大網絡廣為流傳,深受讀者喜愛。 國學三部曲分別為《相觀天下》,《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樸易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