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8日,沈陽市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案件——“3·8大案”。這起案件涉及多宗持槍搶劫、兇殺,由一個犯罪團伙實施。 其中的主謀孫德林,曾是一名鐵路工人,但在賭博、離婚等生活困境下,他萌生了搶劫的念頭,帶領著一伙犯罪分子在沈陽地區橫行霸道。 案發當天,孫德林等人在沈陽第一飼料廠實施了一次搶劫,造成兩人死亡、一人重傷。這只是他們犯罪生涯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這伙犯罪分子頻繁作案,以搶劫為主,使用手槍進行威脅和兇殺。 他們的作案手法囂張殘忍,光天化日之下屢次作案,公安機關一度無法將其繩之以法。 犯罪分子的手段愈演愈烈,甚至在案發時沒有任何遮掩,公然使用手槍進行搶劫。他們以其兇殘囂張的作案手法使得案情備受關注,成為社會上的一大震驚。 為了能更順利地進行搶劫,孫德林等人先后走私了多支手槍。警方通過對犯罪現場遺留的彈殼進行分析,發現他們使用的是俄羅斯生產的“九五”式手槍,而這種型號的手槍多數是通過走私渠道從越南進入。 這一線索使得警方將注意力轉向中越邊境的廣西、云南等地,展開了大規模的復查行動。 在對越南走私手槍的調查中,警方得到了一名因走私被判刑的罪犯提供的有價值的線索。這名罪犯記得,一年多前,有兩名沈陽兄弟找他訂購過“九五”式手槍。 然而,由于他并不知道兄弟的姓名,只知道他們住在沈陽于洪區,警方的排查并沒有立即找到對“3.8大案”有價值的線索。在這一時期,警方的偵破工作陷入了一段相對的死胡同。 然而,警方并沒有放棄,繼續對于于洪區的排查,希望找到新的線索。然而,盡管經過大規模的地毯式排查,但并未發現與“3.8大案”有關的線索。這讓警方感到沮喪,但他們并不知道,案犯汪家禮就在他們確定的嫌疑人之中。由于缺乏足夠的證據,汪家禮僥幸地逃脫了法網。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歹徒們似乎消失了,沒有再次出現作案的跡象。專案組的警察們雖然焦急,但歹徒們仿佛在和警方玩起了捉迷藏。然而,到了1997年10月16日,歹徒們再次行動,搶劫了一戶商戶,殺害了戶主,搶走現金8000元。 此后,他們又在一家公司搶劫,打傷一人,搶走13萬元現金。這兩起案件再次震驚了社會,也讓專案組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犯罪團伙身上。 1999年10月19日,這伙罪犯再次搶劫,這次目標是沈陽的一名富商,搶走了100萬元現金。幸運的是,富商在搶劫時及時將裝有錢的旅行包扔到車前,自己逃脫,但仍然被歹徒開槍擊中。這一次,歹徒們沒有蒙面,過于自信,為警方提供了重要線索。 警方根據案發現場的彈殼,確認了罪犯使用的是“九五”式手槍。通過對案發地周邊監控錄像的仔細觀察,他們發現了兩名嫌疑人的面部特征。 通過技術手段,專案組成功地提取出嫌疑人的面部信息,將其與沈陽地區的在逃罪犯數據庫進行比對。在比對的過程中,終于找到了一名與監控畫面相符的嫌疑人——汪家禮。 1999年12月7日,警方在沈陽市于洪區將汪家禮抓獲。他的落網為專案組提供了關鍵的突破口。在審訊中,汪家禮供述了自己以及犯罪團伙的犯罪事實。通過汪家禮的交代,警方逐漸鎖定了其他主要嫌疑人的身份。 在隨后的縝密偵查中,警方逐漸摸清了整個犯罪團伙的規模、組織結構以及犯罪手法。原來,這個犯罪團伙由孫德林、汪家禮、李義等人組成,分工明確,專門以搶劫為主,且手段殘忍。 孫德林是這個團伙的領袖,曾因搶劫罪被判刑,出獄后繼續從事犯罪活動。而汪家禮是團伙中的重要成員,負責提供走私槍支和組織實施搶劫。 2000年12月,專案組成功抓獲了孫德林,隨后逐一抓獲了其他主要成員。犯罪團伙的覆滅,為社會的安寧帶來了一線曙光。孫德林等主要犯罪分子最終被繩之以法,接受了應有的法律制裁。 即便在被捕后,孫德林的前妻仍然堅信他是被冤枉的,不惜一切代價要為他申冤。然而,無法改變的事實是,孫德林已經成為了沈陽市治安的重大威脅,他的犯罪行為已經傷害了太多的人,社會對他的判決也是毫不留情的。 最終,孫德林和他的同伙們在1999年12月29日被執行了死刑。這一消息傳出后,雖然有人為之哀嘆,但更多的是沈陽市民的歡呼和拍手。 而在孫德林的前妻和女兒眼中,他可能永遠都是一個好父親的形象,他的死亡,也許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一個罪惡的終結。 孫德林的故事告訴我們,犯罪并不是一條明智的選擇,它只會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災難。即便是有愛的家庭,也無法挽救一個人沉淪的命運。愿這樣的故事能夠成為警示,讓更多的人遠離犯罪,走向光明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