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中國科技,很多人的腦子里總是會蹦出來四大發明,仿佛四大發明成了中國人智商的巔峰,再往后就什么都沒有了。 但事實上,最近幾年,伴隨著我國科技的大發展,中國在四大發明出現的百年之后,又誕生了四個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科技,我個人愿將其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四大發明。 ![]() 首先第一個發明,就是我國的鵲橋中繼衛星。它改變了人類的月球探索格局。 月球和地球由于其運轉軌道的原因,所以其背后總是有一塊地方是無法面對地球的。而地球上面發射出來的電磁波只能直線運行,無法到達月球背面。所以人類對月球背面的探索一直以來都是一片空白。 然而我國發明的鵲橋中繼衛星,作為一個中繼節點,讓人類實現了對月球背面的探索工作。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創舉。在這之后我國不僅發射月球觀測裝置,探索到了月背的真實地貌。而且更是計劃在今年五月份在月球背面登陸,攜帶月背土壤樣本,返回地球。 與此同時,為了實現更加精確的月球背面探測工程,我國還計劃于今年發射鵲橋2號中繼衛星。進一步實現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鵲橋衛星就連美國人看著都非常眼饞,NASA一直向中國申請借用該衛星。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回應這一請求。 第二個發明是中國開創性研發的鈉電池。如果說鵲橋中繼衛星改變了人類的月球探索格局,那么我國的鈉電池改變的,就是人類能源格局。 2024年我國的鈉電池技術得到了巨大突破,開始商業化,這個技術意味著過去的鋰電池將會被完全淘汰。 ![]() 相比之下,鈉電池具備了更高的能量密度。這也就意味著使用了納電池的設備,其儲能效率,使用時間,以及出力效率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鈉電池的成本也遠遠小于鋰電池。這意味著接下來我國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度進一步減少。 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本來我國的鋰電池汽車已經足以吊打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了。現在更是拉開差距,那些傳統的汽車企業如果不想辦法追上中國的全新技術,那接下來的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甚至用時日無多來形容都不過分。 第三個技術是量子計算機。如果說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那么超級計算機就是新時代的煉金爐,我國自從我國2017年建造了全世界第一臺量子超算,中國的超算技術就達到了全球只能仰望的地步。 而我國最新開發的悟空量子計算機更是達到了當前人類超算的巔峰。 這是一款可以一次性下發同時發多達200個量子線路的計算任務的超級計算機。美國人開發的全球第二超算,也只能同時下發執行單個量子線路。計算速度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 而我國也做了一件非常讓美國人咬牙切齒的事情:在今年一月開了一段時間的全球超算免費使用日。美國科學家不信中國的悟空超算有這么厲害,于是注冊使用了一下,結果解決了大量常規超算和美國的量子超算解決不了的問題。 然后中國這邊等到免費試用期結束,直接關閉海外服務平臺。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美國科學家對中國的悟空超算可以說是朝思暮想。 最后一個技術,就是我國的第四代核電站技術。相較于傳統核電站,中國的第四代核電站安全性,效率,資源利用率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該技術從各種角度上說,成為我國在能源領域的一個黑馬技術。現在很多國家都想從中國購買第四代核電站以應對接下來的全球能源危機。其中包括了法國,德國,巴基斯坦,俄羅斯等等。可以說中國的第四代核電站,就是未來的核電站主要發展方向。 中國人的智慧哪怕是到了現代也是可以熠熠生輝的。除了上面我說的技術之外,還有5G,新型芯片,北斗,全新的操作系統,全新的潛水器等技術,甚至是可控核聚變技術上都有所突破。這些技術太多了,如果都講的話,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在無數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地努力之下,這些技術都將成為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發動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