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簡介】 ![]() 張蒼:大家晚上好,九點已到,開始討論。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而我們對望診的掌握有很大欠缺。我2011年在新疆和田援彊一年,跟隨馬新童老師出診兩個月,看見馬老師熟練運用望診方法診斷疾病,受到很大啟發。所以今天請馬老師給我們講講望診的基本思路。今天共有22個問題,請馬老師按照自己的習慣一個一個給我們講講。 馬新童: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我是馬新童,非常榮幸今天可以跟各位中醫同道共同研究望診這個既古老又被現代好多醫家所丟棄的方法。謝謝大家! 1、現在我給大家講一下望診大要。其實望診啊!我們都說“望而知之謂之神。”我們大家都看過扁鵲見蔡桓公,當時覺得望診好厲害。連我們醫生張仲景都說“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2、望診的部位有幾套。隨著流派的不一樣,它的望診部位不太一樣。按照《內經》的說法來說至少有兩種。一種從面來望,鼻準頭是脾,頦下是腎,額頭以上屬心,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這是其中一種。《內經》還有第二種,鼻準頭是脾,往上一點是肝,再往上山根部兩個眼睛正中凹陷屬心,再往上兩眉中間屬肺,再往上屬咽喉部,再往上屬頭面部,五臟旁邊連著它的是六腑,以此類推。 3、其次望色——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因此需要辨陰還是陽,這樣就可以以簡御繁,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辨陰陽,之后再看部位,再結合其他方面進行綜合診斷。所以說在《四診心法要決》中說“望以目察,聞以耳占,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斯診道,識病根源,能合色脈,可以萬全”。這里色脈的“色”就是望診。 4、部位如何取舍,要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內經》里有兩種,《內經》體型分陰陽25種人。陰陽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平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五又分五,五五二十五種。《四診心法要決》說得比較簡單,我們按照《四診心法要決》好好學習就行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流派,有藏于道家的”九輪八廓法”,這個要看具體的時辰。我們一些老師有很多具體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它可取的地方,希望大家有機會都學習學習。 望診時要求在自然光下。一般來說燈下不看,燈下的光線會影響到實際顏色,形成色差。有些用過閃光燈的照片沒法看,和本色相差甚遠。 舌下絡脈的辨識方法,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的一些臨床體會。舌下絡脈瘀紫這個情況,我們一般說有瘀血。那到底什么地方有瘀血呢?如果他的主筋看起來比較青紫,主要在大的血管,大的經脈上。如果舌下絡脈旁邊還有些很細小的絡脈看起來很瘀,指細小的分絡或浮絡當中有病。 臨床上我們還可以看到舌下絡脈左邊和右邊有完全一樣的,也有左邊和右邊完全不一樣的,都有它的臨床意義。有的左邊有,右邊沒有;有的右邊有,左邊沒有。都有它的臨床意義。 一般來說,左面對左面,右面對右面,上面對上面,下面對下面。也就是上對上,下對下。 李伯華提問:有些痤瘡長在臉頰,但兩側輕重不一,或僅一邊。可否用肝從左升,肺從右降辨證? 古代相法中八卦的這種診法,在醫學中有許多。在它主要的流派當中,我看了一下,主要是按照后天八卦的順序。在你的臉上,以鼻準頭做中間,按照“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八六為足”的次序,按照后天八卦排列,現在臨床上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發于面部的痤瘡也概莫能外。也是按照神色形態的方法,先辨陰陽,再辨部位,再結合其他的一些體征來進行綜合判斷。所以痤瘡這個病,可以表面是痤瘡,其實五臟六腑(的問題)都能引起痤瘡。總的來說痤瘡與水和火有關系。因為“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所以痤瘡這個病會治了,你就把陰陽學說學的很好了。 關于陰陽五行學說在面診中的應用和心得。可以這么說,離開陰陽五行,我不知道怎么從面部上把病看出來。因此時時刻刻離不開陰陽五行。現在有些臨床大家說要把陰陽五行這種玄學拋棄掉,用一些實證的方法。所謂實證就是搞一些東西出來,我不知道這種方法能走多遠。但事實上,我可以隨時用陰陽五行這種方法來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為什么我們要這么說呢?《內經》曰“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就是陰陽術數的方法,來解決我們遇到的所有的問題。《內經》又說:“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因此你不知道五運陰陽,你就不能系統全面看病。不能很好地運用陰陽五行學說,就不是一個很好的中醫啊! 第8個問題,高揚提的那個問題。我看了一下這個病人,45歲左右。他的面部、鼻翼旁邊偏紅,頦下發紅。顏色浮在上面,是一種浮紅。它不是(盤踞)在一塊,而是浮在上面。我們說,頦下屬腎,這是虛火上浮的一種表現。《內經》曰“衛氣出下焦。”他抹了這種東西(藥)以后過敏,是衛氣受挫傷了。因此我們要調整衛氣。既然衛氣出下焦,我們就要從這下手。再看看這個病人的體貌特征面相,他頭發掉——這是一個典型的(失精家)的頭型。所以這個病人呢,我看了一下。如果讓我處理,我可能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或者用天雄散,或者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也可能簡單點治療,用封髓丹來治。 第9個問題,關于黃褐斑的問題,黃褐斑我們古代人叫“顏面黧黑斑”、“蝴蝶斑”。因為它的部位常見于鼻梁這里沿著兩邊,像蝴蝶的翅膀向兩邊展開。它的部位是肝膽的色部,我們很多人叫它“肝斑”也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它的顏色偏黃偏褐,有時偏黑一點。從中醫角度來講,這三種顏色涉及到肝脾腎這三個重要的臟器。所以說顏面黧黑斑,我們有些老中醫稱為“水斑”。特別是一些婦女妊娠的時候或生完小孩以后或特殊的生理期,顏色較重,都是有它特殊原因的。所以說,我們治療這樣的疾病,“治病必求本”。它的本在哪里呀?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和哪個臟器有關系呢?是什么臟色所現呀?它的部位具體什么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整 理 | 許經綸 孫貴雨 校 對 | 李敏 編 輯 | 李敏 審 核 | 關瑞花 李沂澤 李敏 馬新童中醫傳承工作室 請提前一周預約!祝您早日康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