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提起辯論,爆料OpenAI背離投資協議,股權投資方式竟然是承包經營?協議究竟咋約定的? OpenAI的股權投資方式竟然是承包經營?這一陣,特斯拉公司的股東贏了公司CEO馬斯克的辯論,馬斯克轉身作為創始股東又向爆火的Open-AI及其首席執行官奧特曼發起了辯論,稱Open-AI最初的創始協議約定是一家“為了人類利益奮斗的非營利性公司”,而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和總裁沒有按協議奮斗,背離了非營利的初衷,要求Open-AI及奧特曼等聯合創始人退還獲得的收益。毫無疑問,這個辯論中,裁判會關注一個焦點,那就是Open-AI的股權投資協議到底是怎樣設計的? 公開的信息顯示,Open-AI的投資協議劃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將優先保證馬斯克、霍夫曼等創始股東收回初始投資; 第二階段,微軟分得Open-AI75%的紅利,直至收回其從2019年開始投入的130億美元; 第三階段,公司的利潤達到920億美元后,微軟分紅比例從75%降到49%,剩余紅利分配給其他投資者和公司員工; 第四階段,利潤達到1500億美元后,微軟和其他風險投資者退出,所持的股份以零元轉讓給Open-AI LP的普通合伙人即Open-AI Nonprofit,前者Open-AILP是有限合伙,后者Open-AI Nonprofit是非盈利的Open-AI機構 ,這就是說非盈利的Open-AI最終持有Open-AI LP的全部股份,到此,正如馬斯克所說的回歸到為人類利益奮斗的徹底的非贏利性公司。 我們看,最大的投資者微軟投了130億美金,微軟投資最多,產生利潤時,75%的紅利先歸你微軟,直到你收回130億投資本金;本金收回之后微軟繼續拿分紅,只是分紅比例降到49%,此時的分紅就是凈收益了。這種形式,類似微軟承包了Open-AI,也貌似我們團隊遇到一些公司采用的承包經營模式,主要由承包人投資,承包產生的收益先歸承包人,收益夠了,承包也就到期了。 換句話說,Open-AI公司的微軟以及其他股權投資者,不是通過我們市場上大家熟悉的對賭回購,或者上市后轉讓股份來最終退出,而是我們市場上的承包經營,通過承包賺取收益,收益達到一定的總額即可。對賭的話,創始經營股東和目標公司可能受業績所逼,不得不急功近利,而微軟這種股權投資方式,即解決了資金難題,又避免了創始經營股東對賭產生的經營壓力,對吧? 好,我是特律師,一起學習法律怎樣契合商業與現實,行大道,少走冤路少入坑。 |
|
來自: 昵稱2671194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