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 陳貴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 編輯 | 一白 它,騰云駕霧,遨游蒼穹。它,飄逸灑脫,祥瑞之物。它,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展現(xiàn)出剛健威武的雄姿,強大無比的力量,無所不能的能量,勇猛無比的氣概,福澤四海的情懷,昂揚向上的風采,自強不息的形象,它就是——中國龍! 龍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民族信仰和高度的文化認同,體現(xiàn)出華夏兒女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無限的生命力,承載著中華民族璀璨多元,歷史悠久的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我們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今天是農(nóng)歷二月二,俗稱龍?zhí)ь^。好兆頭,春開頭,萬物復蘇的春天真的來了。 二月二龍?zhí)ь^,意味著陽氣開始上升,小草長出嫩芽,柳枝抽出新葉,小橋、堤岸、楊柳舞,湖面、碧波、微蕩漾。春風春雨綠大地,春山春水入畫中。一派怡人的春意,沐浴溫暖和煦的春風,共賞姹紫嫣紅的春景,感受著處處勃勃生機的春天,我們更有信心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二月二龍?zhí)ь^,始于唐,盛于清,延續(xù)至今。它有多個雅稱:春龍節(jié),踏青節(jié),春耕節(jié),挑菜節(jié)。民間有剃龍頭,吃龍食,圍糧倉,祭龍神,放龍燈,炒黃豆等習俗。 ![]() 為了沾沾龍的瑞氣,圖個吉利,二月二這天所用的食材也多用“龍”來命名,春餅叫龍鱗餅,面條叫龍須,水餃叫龍牙,餛飩叫龍眼,炸糕叫龍膽,麻花叫龍骨,米飯叫龍子。 二月二,對于我們來說,有著更深的情感紐帶。初春如詩,春光含香。伴隨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農(nóng)事開始忙碌起來。所有的耕耘,是從邁開堅定的腳步開始的,在春天播種希望,謀劃未來,待到秋日收獲累累碩果,美滿幸福。 ![]() 二月二,龍?zhí)ь^,龍頭一抬,好運就來! 二月二,龍?zhí)ь^。 萬般好運起了頭, 風調(diào)雨順好年頭, 開啟一年好兆頭, 全家健康是龍頭, 前途光明有奔頭, 美好生活在心頭! 二月二,剃龍頭。 一年都有精神頭, 大吉大利好彩頭, 上層樓鴻運當頭, 財源似水無盡頭, 愛情親情暖心頭, 闔家幸福到白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