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給我留言說自己是過敏體質,有的是蕁麻疹,全身瘙癢,而且這種癢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全身上下到處癢,一會兒癢,一會那兒癢,就好像在身上跑來跑去,還有的人皮膚上會起一團團高出皮膚的丘疹,俗稱叫“風疙瘩”。 這種風疙瘩一起來可以說奇癢難耐,撓起來放不下手那種感覺,還有的人說自己是過敏性皮炎,過敏性濕疹。更有甚者說:王醫生我化驗了,有好幾十種過敏源,該怎么辦?對于這種過敏體質的人,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防過敏的經典方劑。 首先過敏是西醫的說法,中醫不講過敏這個詞,只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免疫力低下,抵抗不了外來風邪的侵襲,就會形成各種過敏。今天分享這個防過敏方子。是近代名醫祝諶予老先生的過敏煎。方子由 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甘草 五味藥組成。下面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個方子。 過敏有一個很重要的癥狀就是癢,癢的位置飄忽不定;中醫仿照自然界的現象認為它像風,是受了風的表現,皮膚過敏的人往往被風一吹就容易加重。中醫認為,風邪還有一個特點,它可以承載著其他任何一種邪氣,深入人的體內。 第一味藥防風。是辛、溫而甘的藥物,歸膀胱經、肺經、脾經以及肝經,作用有祛風、解表、止痛、祛濕、解痙、止癢。防風主要用于外感風寒出現的頭疼、身子疼、風濕痹痛,以及骨頭結酸痛,也用于腹痛、泄瀉、腸風下血,也就是血痢。防風可以治療破傷風,也可以治療風疹、瘙癢,以及瘡瘍的初起都可以用防風。防風可以入煎劑,也可以外用。 第二味藥銀柴胡。銀柴胡性味甘,微寒,入肝、胃經,具有退虛熱,清肝熱的作用。臨床中常用于陰虛發熱,潮熱骨蒸,盜汗,經常與青蒿、鱉甲、地骨皮等配伍使用。銀柴胡還可以用于小兒疳積癥狀,見于低熱不退,口渴煩躁,消瘦等,常與梔子、胡黃連、白術、雞內金等配伍使用,以清熱消疳。銀柴胡可以治療陰虛久瘧。銀柴胡還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肺結核后期,骨蒸潮熱。 第三味藥烏梅。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等功效。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特別適合治療如口渴多飲的消渴、熱病口渴、咽干等津液缺少癥狀。酸斂收澀,可治療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癥,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第四味藥五味子。五味子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在臨床上用于腎氣不足導致的虛喘、虛咳。五味子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五味子性溫,味酸,入心經、肺經和腎經,五味子在臨床上用于腎氣不足導致的虛喘、虛咳。另外五味子可以治療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病癥。五味子還有止瀉、斂汗的功效,主要用于久瀉不止、自汗、盜汗等病癥。五味子還可以治療津液損傷造成的口渴,也可以用于治療心悸、失眠。 第五味藥甘草。甘草一方面作為和事佬,調和諸藥;另一方面,甘草味甘入脾,可以保護中焦脾胃,防止整個方子過于酸澀而引起脾胃的不適。這個方子,防風可散,烏梅,五味子能收,甘草可補,銀柴胡則是瀉的。一方面能滋陰,一方面能固澀,一方面又能祛風除邪,可謂陰陽平調,妙不可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具體藥物用法用量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辨證加減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問我。 |
|
來自: 金壇區 > 《皮膚癢蕁麻疹過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