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南陽有一謀士,名叫許攸。 此人原在袁紹帳下,后背袁投曹,助曹公火燒烏巢贏官渡、破鄴城、占冀州。 不過,他性行不純,自恃功高。 不思曹操如熊虎,口出狂言,直呼其小名:“阿瞞,你等無我,安能進入此城。” 最終,因“恃舊不虔”,被曹操誅殺。 ![]() ![]() 《三國演義》,許褚殺了許攸 無獨有偶,HBO也出了一對“許攸”。 助力HBO稱霸8年,卻變得恃才傲物,直接導致《權游》崩毀。 愛勢貪財,背棄舊主HBO,拿著2.5億美金的賣身契跳槽網飛。 至于下場。 倘若時辰已到,難免淪為貪而不治,如過街老鼠、喪家之犬。 ![]() ![]() 「2DB:戴維·貝尼奧夫&D·B·威斯」 ![]() David Benioff&D.B. Weiss ![]() ![]() 分頭行動 2DB被大眾熟知,主要源于《權力的游戲》。 實際上,盡管他倆是好同學、好兄弟,但二人早期是兩條毫無交集的單行線。 怎么形容呢? 生活上互相關心,事業上各自發展。 ![]() ![]() 先聊一聊,戴維·貝尼奧夫。 他的家庭背景實在不簡單。 父親斯蒂芬·弗里德曼,曾擔任高盛集團董事長、紐約聯儲主席、小布什經濟委員會主任、情報咨詢委員會主席。 母親芭芭拉·貝尼奧夫,科學院基金會和JBI董事會成員。 ![]() ![]() 左邊是他的父親,斯蒂芬·弗里德曼 靠著父母的實力關系,他這輩子就可以錦衣玉食。 讀大學,就是走形式拿文憑。 在攻讀達特茅斯學院期間,他加入阿爾法達泰兄弟會、斯芬克斯社團。
![]() ![]() 畢業找工作,不為賺錢,只為體驗平民生活。 在私人俱樂部當保鏢,在私立學校當英語教師、摔跤教練,在電臺當DJ… 細細一品,頗有一種參加《變形記》的感覺。 ![]() ![]() 受小說《匹茲堡之謎》(The Mysteries of Pittsburgh,后拍成電影《神秘匹茲堡》)的影響,貝尼奧夫攻讀加州大學創意寫作藝術碩士,一邊寫小說,一邊寫劇本。 2002年,他耗費2年,創作了第一部小說處女作《第25小時》。 此書被托比·馬奎爾(《蜘蛛俠》)相中,改編成電影劇本。 所以,《第25小時》成為他的第一部編劇作品。 ![]() ![]() 《第25小時》 2004年,他以250萬美元的價格,為《特洛伊》撰寫劇本。 隨即,又與好萊塢導演馬克·福斯特合作,操刀了《生死停留》《追風箏的人》兩部電影。 ![]() ![]() ![]() 《追風箏的人》《生死停留》 漸漸地,貝尼奧夫成為好萊塢小有名氣的編劇。 ??怂怪鲃由靵黹蠙熘Γ埶麨槌売⑿鄞笃?/span>《金剛狼》寫本子。 由于貝尼奧夫本來就是金剛狼的漫畫迷,他想讓電影變成R級,讓故事變得更黑暗、更殘酷。 無奈主演休·杰克曼與制片方不同意,《金剛狼》只好變成了一只溫順無公害的PG-13級狼。 ![]() ![]() 《金剛狼》 與貝尼奧夫相比,D·B·威斯的事業顯得平談無奇。 從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畢業后,他先在新線影業當助理,推出過無人知曉的大爛片《維京薩迦》,后為老鷹樂隊歌手格林·佛萊當過助理。 給《安德的游戲》寫劇本,直接被斃掉。 為《光環》《我是傳奇》撰寫劇本,可惜運氣太背,電影項目接連取消。
![]() ![]() 一,沒有代表作;二,大部分劇本流產。 在編劇行業,D·B·威斯就是失敗的大多數。 他只能傍上戴維·貝尼奧夫這顆大樹,等待機會。 ![]() ![]() ![]() 沾《權游》的光 2006年,2DB誤打誤撞,走了狗屎運。 戴維·貝尼奧夫通過一位文稿代理人的介紹,知曉了馬丁老爺子的《冰與火之歌》。 之前,他不僅沒聽過這本書,更不知道有馬丁這號人。 ![]() ![]() 貝尼奧夫是奇幻小說的粉絲。 不過,讀過眾多仿照《指環王》風格的小說后,就失去了興趣。 因而,當看到《冰與火之歌》前四卷的封面,不禁地翻白眼。 “封面類似于我以前讀過的奇幻小說——手拿長劍的胡子男,畫面遠方的城堡,有乳溝的性感女法師。 我不禁想,這書看起來和以往的奇幻小說沒什么兩樣嘛?!?/span> ![]() ![]() 讀了幾頁,貝尼奧夫發現自己犯了大錯。 尤其,讀到詹姆把布蘭推下高塔之事,瞬間無法自拔。 即刻,他迫不及待地給D·B·威斯打電話,商量拿下《冰與火之歌》的改編權。 ![]() ![]() 聽到好兄弟的安利,D·B·魏斯找來一讀。 同樣,讀到布蘭墜塔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好家伙,見鬼了!” 就這樣,二人達成一致。 立馬約見馬丁,商談改編《冰與火之歌》之事宜。 ![]() ![]() 其實,早在2DB之前,馬丁與許多制片人、編劇談過。 大部分人想復制《指環王》的成功,把《冰與火之歌》改成系列三部曲。 但是,由于馬丁曾在好萊塢工作10年,深知自己的小說是無法拍成電影的。 “對好萊塢來說,沒有比將暢銷或者受到好評的小說改編為電視劇、電影更危險的任務了,好萊塢大道上堆滿了那些親身嘗試又功虧一簣的失敗者的尸骸。 我被彼得·杰克遜的作品觸動,內心卻知道同樣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我的書。拍攝《指環王》需要三部電影,拍攝《冰與火之歌》也許需要二十部電影,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家制片廠敢如此瘋狂地冒這樣的險。” ![]() ![]() ![]() 貝尼奧夫似乎讀懂馬丁的心思。 他同意馬丁的看法,反對把《冰與火之歌》拍成電影。 首先,小說體量太大。 倘若拍成電影,勢必要刪減掉數十個角色和精彩故事。 因此,電視劇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其次,電影分級會破壞小說的氛圍。 好萊塢拍奇幻類型片指定要PG-13的分級,這也意味著原著小說的成人尺度統統棄之。 沒有性,沒有血腥,更沒有褻瀆的粗話。 如果要保留書中的暴力與情色成分,有且只有HBO能拍。 ![]() ![]() 聽完貝尼奧夫的分析,馬丁十分高興。 “2DB既是勇士又是瘋子,他們要把我的作品搬上電視熒幕。 我的書太龐大,太復雜,拍起來很花錢,而且HBO從來不拍奇幻劇,對這一類型的劇種也興趣不大,估計難成啊。” ![]() ![]() 不曾想,2DB竟然真拿下了HBO。 在寫給HBO的宣講信,他們不成功便成仁,賭上自己的全部。 而在漫長4個月的等待里,他們如坐針氈,心里念叨著: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再也不會有了,但我們搞砸了?” 幸運的是,通過兩本試播集劇本、重拍試播集的考驗,HBO成功放行。 2011年,6年磨一劍的《權力的游戲》正式開播。 從此,2DB徹底翻身,迎來事業巔峰。 ![]() ![]() 2DB壓根就沒想到《權力的游戲》會如此火爆。 當時,他們還設想過好幾種失敗的情形。 或被HBO拒絕,或沒通過試播集的考驗,或劇拍出來了但沒有收回成本。 直至收到HBO老板索要下一季劇本給美國總統看的時候。 他們才意識到—— 《權力的游戲》,真火了。 ![]() ![]() ![]() 背棄舊主 由于馬丁小說進度太慢,導致《權游》從第六季開始,失去了原著基礎。 在沒有原著作為安全保證的前提下,2DB越拍越飄。 以至于,《權力的游戲》大結局直接崩掉,震動全網。 ![]() ![]() 為了抒發憤怒,186萬網友發起聯名請愿書。 他們指責2DB是一對非常不稱職、不專業的編劇。 甚至還要求HBO重拍 《權游》第八季。 ![]() ![]() 國內網友更有才。 直接送給2DB一對挽聯: “妙手回春寫垮冰與火人設 何苦 神鬼邏輯玩砸權力的游戲 無雙 橫批 青史留名” ![]() ![]() 《權游》最終季口碑大跌,也導致2DB與HBO產生矛盾。 早在2017年,2DB曾宣布,等到《權游》大結局,再為HBO制作一部新劇《邦聯》。 “我們討論《邦聯》已經很多年,最初是作為故事片的概念,但我們在《權力的游戲》上的經驗讓我們相信,沒有人比 HBO 提供了更大、更好的講故事的畫布。" 然而,因為《權游》被毀,《邦聯》遭受抵制,無奈取消。 ![]() 2DB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原本要去迪士尼拍《新星球大戰》,結果又遭到星戰粉的抵制。 最后,二人只好背棄HBO、告別迪士尼,轉身投奔網飛。 2019年8月,他們與網飛簽了一份時長5年、價值2.5億美元的獨家協議。 不得不說,有錢就這么任性。 哪怕全網抵制2DB,網飛愣是不挑食、不嫌棄,捧在手心當成寶。 ![]() ![]() 2DB操刀的網飛《三體》 面對詆毀,2DB睚眥必報。 當年,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雨果獎、星云獎獲得者,代表作《安德的游戲》)批評過《權游》。 2DB懷恨在心,在第四季給小惡魔安排了一個名叫奧森·蘭尼斯特的傻瓜堂兄。 這位堂兄智力低下、愚蠢無知,只知道砸甲殼蟲。 因為《安德的游戲》是講人類抵抗蟲族的故事,所以這自然證明2DB在借權游報復奧森·斯科特·卡德。 ![]() ![]() ![]() 上圖:《權力的游戲》第四季第八集 下圖:奧森·斯科特·卡德 如今,哪怕2DB早已離開HBO,依舊不忘提舊主。 他們不老老實實宣傳《三體》,反而借《權游》話題營銷自己。 2DB透露,原本打算把《權力的游戲》最后兩季拍成電影三部曲,但被HBO拒絕。 “你們是在為HBO拍電視劇,HBO支持的是家庭票房Home Box Office,,而不是為別處的票房,Away Box Office?!?/span> 這番言論,既指責HBO不靈活變通,又在為爛尾甩鍋。 更過分的是,他們裝出一臉無辜樣,得了便宜還賣乖: “權游之前,我們從未給電視劇寫過劇本,一直搞不明白為什么馬丁把畢生的心血托付給了我們。” ![]() ![]() 對此,我不禁要辯上幾句。 馬丁之所以把《權游》交給2DB,不正是因為不想拍電影嗎? 如今再提改編電影之事,簡直是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常言道,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2DB,真乃小人之尤者也。 ![]() 參考文章: 1.《HBO權力的游戲官方指南:幕后及藝術設定》 2.'Game of Thrones’ Creators: We Know How It’s Going to End variety 3.'Game of Thrones’ Creators’ Wild Road to Their Biggest Gamble Yet: Netflix’s '3 Body Problem’ hollywoodrepor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