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想寫點什么,因為太沉重了,我就簡單地摘錄一下這本書的段落,順便理一下這本書的思路吧。 序言
可怕的死亡人數 不同的殘暴程度通常會引起人們不同的反應 殘忍的殺害手段 暴行卻鮮為人知 受害者保持著沉默,追溯到冷戰時期的政治操縱 日本國內的恐怖氣氛壓制了學術自由討論 此書脈絡 第一部分三種視角 日本人的視角:通往南京之路、六周暴行 中國人的視角:南京淪陷、恐怖六星期 歐美人士的視角:南京安全區、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殺 第二部分是戰后時期 各國的冷漠與試圖抹去這段歷史的背后勢力 ????????????????????????????????????????????????????????????????????????第一章 通往南京之路 日本人的民族特質 特定的通過軍事斗爭而維持的社會制度 地理上和選擇上的孤立 日本的崛起與衰落 日本軍事實力在二十世紀初的強大給它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在一戰后軍需下降,工廠倒閉,而西方人反感它的侵略和崛起,中國則抵制它,導致經濟蕭條。 在“大蕭條”的背景下,日益流行的一種論調是,日本需要通過征服新的領土來避免大規模饑荒。 向外移民、開拓國際市場以及領土擴張下只能選擇領土擴張
日本加速對中國的侵略 對士兵根植對中國的仇恨,嚴苛不近人情的訓練 日本發動全面戰爭,但在上海越耗越久的戰事讓他們惱羞成怒,心中燃燒“復仇之火” ?????????第二章 六周暴行 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 第一支部隊在長江南岸沿江西行。由中島今朝吾率領,他曾經是日本陸軍在法國情報處的成員,后來成為昭和天皇的秘密警察首領。 第二支部隊準備穿越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太湖,進行大膽的水陸兩棲攻擊。指揮這支部隊作戰的是松井石根將軍,他體質虛弱,身材矮小,有肺結核。 第三支部隊從松井部隊的南面向南京進發,然后轉向,從西北方向進攻南京。領導這支部隊的是柳川平助中將,他是個禿頂的矮個子,愛好文學。 昭和天皇調任松井石根,朝香宮鳩彥接掌兵權 “殺掉所有俘虜”的命令疑云,是不是朝香宮本人 屠殺俘虜 誆騙放棄抵抗獲得公正待遇,誘拐近郊殺害 日本老兵東史郎 日軍前下士栗原吏 屠殺平民 日本記者 隨軍記者小俁行男
強暴婦女 日軍駐南京第114師團的士兵田所耕三 日本老兵東史郎
松井石根到來 12月17日來時暴行有所收斂,慰靈祭 12月19日他對《紐約時報》吐露了自己的擔憂,甚至對一位美國記者說“日本軍隊或許是當今世界上最無法紀的軍隊”。 慰安婦
南京暴行背后的動機 《菊與刀》:文化本身
但此說法并不客觀,帶有西方優越感
真正理由
??????????????????????????????????????????????????????????????? 第三章 南京淪陷
南京預備 上海接二連三的噩耗,十一月徹底淪陷 蔣介石面臨保衛南京還是退居后方的抉擇,將南京交給了唐生智。 蔣唐二人關系微妙,唐本人并無能力處理軍事要務。 而上面實際已將南京作為棄子,部隊撤離到南京。
為什么部隊準備就緒,南京卻迅速淪陷 表面原因 軍心潰散失去斗志,將唐視為罪人,他棄城逃跑 深層原因 日本空軍對中方的碾壓,而蔣撤走了空軍,唐根本無空軍 先進通信設備被帶走,各部無法有效聯絡 軍人語言障礙 被強行征召 無凝聚力和目標感 最后交涉 日本招降,唐生智的對軍隊的兩道禁令,而他卻私下?;鸾簧?,對方要部隊退出南京 但蔣拒絕,日軍炮轟,顧祝同告知他蔣授意他撤退 “今晚務必渡江”
??????????????????????????????????? 第四章 恐怖六星期
殺人比賽 唐順山 折磨 活埋、身體損傷、燒死、凍死、狗咬 強奸 呆在家中或前往安全區是同樣的危險 隨時隨地、任何年齡的女性 老年婦女、女童、孕婦 強奸婦女與屠殺全家同時發生,殺害兒童、嬰兒,殺害保護的男性 性變態 對整個家庭的羞辱 英勇的婦女李秀英 死亡人數 埋葬人數、太田壽男供述 26~36萬 ???????第五章 南京安全區 帕奈號被擊毀 中國的辛德勒:約翰·拉貝 安全區的建立:讓軍方撤出 人潮擁擠 衛生問題 糧食短缺 南京唯一的外科醫生:羅伯特·威爾遜 南京活菩薩:威廉明娜·魏特琳 第六章 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殺 美國記者 新聞短片制作人 日本人的危機控制 趕走外國記者,封鎖城市,禁止記者進入,嚴密控制在南京的外國人行動 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外國情報 日方的宣傳 安全區負責人的反擊 傳教士善于文字宣傳,終其一生尋求地獄的含義 第七章 日本占領下的南京 財物上的搶掠 鴉片的再次泛濫 日本雇主對工人的殘暴 醫學實驗 壓抑的人群控制制度 保甲制度 所幸之處 沒有糧災:冬小麥?,日軍離開南京 疾病較少:焚燒,疫苗 非暴力方式表達憤怒 第八章 審判日 南京戰爭罪行審判 兩個少人比賽少尉死刑 谷壽夫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松井石根表達自責,無意為受害者討回公道,絞刑 中島今朝吾、柳川平助早于審判去世 皇室隱身 裕仁和朝香宮卻并未被追責 征服世界的陰謀傳說可能來自德國,真假存疑,日本國內各自為政,但裕仁一定知道南京大屠殺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運 受害者在歷史中消失了 外國人士身體健康也遭到損害 羅伯特·威爾遜身體很差 明妮·魏特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約翰·拉貝被蓋世太保威脅,戰后又無法抹除納粹黨人的身份 第十章 被遺忘的大屠殺:再次凌辱
戰后德日兩國處理其戰時罪行的不同態度:不同于德國,日本試圖粉飾甚至篡改這段歷史 教科書的爭議 家永三郎與文部省的斗爭 學術界的掩飾 媒體的自我審查 《末代皇帝》中南京大屠殺部分的刪減 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爭論 “屠殺存在派”vs“屠殺假象派” 偕行社成員確定了細節,松井石根的日記有多次因篡改造成的錯誤 恐嚇 東史郎隱居 本島等被刺殺 ?????????結語 日軍殘暴從何而來
給予世人的教訓
??????????????????????????????????????????????????????????????????????? |
|
來自: 公司總裁 > 《獲獎文章/報刊文庫/精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