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葛根治療頸椎病,往往重用90-120g左右療效較好,如果中氣虛,大便不成型,納差者,需要加健脾藥。2.甲溝炎這個病一般都是靠西醫(yī)手術(shù)辦法進行拔甲,看著血淋淋的很害怕,如果不敢手術(shù)想內(nèi)科保守治療,可以用中藥枯礬外敷,一般3-5次就會見效。3.對于一些長期口服激素的病癥,在中醫(yī)治療辨證的基礎(chǔ)上,可以加一個“土忍翹薇”組合,由土茯苓、忍冬藤、連翹和白薇構(gòu)成,該組合由陳蘇生老中醫(yī)研制而成,專門用于拮抗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同事可以保證激素減量后病癥不反彈。4.對于感冒出汗過多引起的一些病癥,可以用桂枝甘草湯進行治療。鄭某,男,46 歲。初診:1964 年 4 月 27 日。患者最近 3 個月來持續(xù)失眠,屢治不效,收 入院,診見其面色青,雙目布滿血絲,徹夜不臥,煩躁,在病房四周行走不休,白日喜獨自蜷 臥,少言少食,脈弦細,舌淡苔少。所服西藥甚多,中藥如磁朱丸、柏子養(yǎng)心丸、安神丸也屢 服,少效。細詢之,方知其患 病前,曾因著雨外感,自己大劑服蔥姜紅糖湯,得大汗,風(fēng)寒得解,而不寐旋起。知其氣血失 和,心氣餒虛,疏桂枝甘草湯一料試服。桂枝 12g,炙甘草 9g。睡前服一煎。次日晨 8 時,余 查房,見其患者正在酣睡,同室人謂其昨一夜安眠周某某,男,29 歲。因突起耳聾近—月,經(jīng)他醫(yī)用益氣聰明湯等治療,耳聾如故,痛苦不 堪,后延余診治。刻診:自訴耳聾,并覺心悸乏力,稍有畏寒感,舌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無 力。細詢知病起于感冒過汗之后,據(jù)其脈證之病史,以心陽虛為辨,用桂枝甘草湯加味。處方;桂枝 12 克,炙甘草 8 克,石葛蒲 4 克。首服 2 劑,自覺聽力明顯增強,心悸好轉(zhuǎn),寒感消失, 藥已對證,再服 2 劑,耳聾全除。5.對于舌苔脈象明顯為陽虛的患者,服用熱性藥物出現(xiàn)煩躁者,可以仿通脈四逆湯法,在煎藥時加大蔥白三根,可以通陽。6.通竅活血湯是治療頭面部瘀血疾病的一張很重要的方劑,其中麝香現(xiàn)在不易得,可以用九香蟲15g 代替,另外蔥白4莖切不可少,黃酒也是多多益善,200ml起步,否則影響療效。至于應(yīng)用本方的抓手,很多情況下不一定要有瘀血的證據(jù),與其去尋找脈澀、唇暗舌紫暗這些表現(xiàn),不如把此方理解為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諸如無明顯軀體化不適癥狀的脫發(fā)、頭痛、耳鳴、腦梗死等。王幸福教授治療一76歲女子,突然手發(fā)抖2天,伴麻木,流口水,頭暈,舌淡苔白膩,尺弱。如果按照四診合參,并無瘀血證,但根據(jù)癥狀表現(xiàn),是個腦中風(fēng)的前兆,需要用活血通絡(luò)法使用通竅活血湯加全蝎、蜈蚣、地黃、當(dāng)歸、首烏、茯苓治療后,癥狀驟然消失。方中1貼藥用黃酒500ml。 |
|